改變世界的力量 文/【黑幼龍的加減乘除】一書二○○六年十二月,卡內基訓練在美國邁阿密舉辦年會。在某一天的晚會上,我們四、五個人站在一起交談,一位韓國的負責人Y.S.Choi對另一位密西根州負責人尼克斯說:「你記不記得,十六年前,我要到韓國創辦卡內基訓練時,你曾經給了我加、減、乘、除的建議?」
尼克斯說:「我記得。」
我在旁邊問他們:「什麼是加、減、乘、除?」
「加,就是增加人才;減,就是解聘不適當的人;乘,就是要授權;除,就是分享。」尼克斯回答我。
當時,我的思緒都集中這些符號,總覺得背後有著一個很大的道理。
幾天後,在另一場酒會上,我又遇到了尼克斯,我告訴他,我把他的加減乘除心法,演繹成個人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方程式」:+,就是增加個人的優點;-,就是減少缺點;×,就是藉著讚美,讓夥伴發揮倍增的力量;÷,就是分享。
聽到我透露了這個想法後,尼克斯就輕聲,喃喃自語地說:「John,你將會改變這個世界。」
我不禁好奇,為什麼尼克斯會對我提出的新解「方程式」,有這麼強烈的感受呢?這套「+、-、×、÷」真的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很的影響嗎?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
人一生的壽命,大概可以活到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那麼長的時間,多數人卻是活得庸庸碌碌,如果,我們能花百分之一的時間,好好為自己做一下「+、-、×、÷」,人生一定會有不同的風貌。
每個人難免都會犯錯,但是,正如《每日一智》這本書中寫道,有個人曾經說過,他的成功秘訣,就是犯了很多錯,但他每次都能從犯錯中,學到經驗和教訓。
當然,關鍵並不在犯錯,而在於你面對錯誤的態度。有人犯錯後,勵精圖志,會比原來強上一百倍,但是也有人不論犯了多少次錯,後來還是一成不變,甚至還有人犯錯後,因為不斷地為自己找藉口,反而比原來變得更「矮小」。
如果我們會做「+、-、×、÷」,就能夠從錯誤中找到成功的養份。
其實,「+、-、×、÷」的效果還不僅如此。
一個人如果懂得「+、-、×、÷」,他比較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一個人如果懂得「+、-、×、÷」,他的人際關係、夫妻感情都會獲得很大的改善。
一個人如果懂得「+、-、×、÷」,他所經營的企業,比較會找到人才,組成優秀的團隊,而且會凝聚向心力,帶動很高的生產力。
一個人如果懂得「+、-、×、÷」,他就不會把賺錢當成人生唯一的目標,而是會好善樂施,善盡自己的公民責任。
一個人如果懂得「+、-、×、÷」,他比較能建立健全的人生觀,在省思中和天地相結合。
前兩年過世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十五、六歲時,發現自己的專才就是觀察力和分析力,因為有了這個領悟,他做了一個決定,這一輩子不當官,也不當生意人,而是朝管理顧問的領域發展,結果,他成為一位影響力深遠的管理大師。
所謂人生的「+、-、×、÷」,簡言之,就是一種自我關照,增進優點,消除缺點,鼓舞他人,分享所有。彼得杜拉克在做出生涯抉擇的那一刻,正是一種「+、-、×、÷」的表現。
我稍微感到有點可惜的是,我是在年近七十的時候,才悟出了這個道理。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一定要認真地想一想,我要怎麼為人生做「+、-、×、÷」。
不過,當我回想這一生,卻也意外地發現,其實我在一些重要的人生階段,也做了一些「+、-、×、÷」,只是我當時並沒有特別意識到。
在我二十幾歲時,從軍校畢業,每個月薪水不過兩百多塊,一無所有,前途茫茫,是我人生的低潮。不過,那時候,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就是努力學習英文。
我從中學開始,數學、物理一塌糊塗,連勞作都做得好糟、好爛,父親的朋友一看到我的勞作就說:「你這個孩子以後應該不會走機械這條路。」顯然我的手真是一點也不巧。
在眾多科目中,我就是對英文比較感興趣,因為我喜歡看電影,從看電影中學到了不少英文,加上個性比較活潑,會喜歡主動跟老外聊天。所以當我不知道人生何去何從時,我就去上我喜歡的英文課,大幅提升我的英文能力。
就是因為英文表現突出,居然就讓我考取了公費留美。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沒有用英文為自己「+」,我的一生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
一到國外,才一個月不到,當地的獅子會邀請外國軍官去演講。大家都不想去,既沒有演講費,也沒有車馬費,還要花時間準備講稿,大家都當成是苦差事,只有我本來就喜歡英文,而且也熱愛表達,就很高興地接下這項任務。
當晚演講結束時,全體聽眾起立,一致鼓掌,而我就一直對他們鞠躬。當時我所受到的回饋,無形之中,讓我受到很大的鼓勵,原本那種不如人的自卑感,因此也變得不再那麼強烈了。事後,獅子會寫了感謝函給台灣的空軍總部,中央日報還因此發了一則小小的新聞,讓我風光一陣子,也讓我找回一些自信,這都是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優點,再一點一點的加起來,而成變成了我的競爭優勢。
後來我進休斯飛機公司服務,薪水很高,但是那並不是我感興趣的工作,這時候光啟社的丁神父來找我,對我來說,又是另一次「+、-、×、÷」。
因為進入了光啟社,開始製作節目,我的溝通能力和領導力,都獲得很好的發揮。當時我又主持了「新武器大觀」,不僅增長了我對軍事方面的知識,也讓社會大眾有機會認識我。一直到現在,有時候我坐計程車,司機先生還會問我:「你是主持『新武器大觀』的黑幼龍嗎?」可見得這個節目真是深植人心,對於我後來創業,也是很大的加分。
我在四十七歲那一年,決定要把卡內基訓練引進台灣,也是經過了一番「+、-、×、÷」。當時的我,算是事業有成,也買了房子,孩子也長大成人,大可以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但是我卻選擇了創業這條路。如今回想起來,我真的很慶幸當年做了這個決定。
記得在十二、三年前,《財富》雜誌訪問微軟的兩位創辦人──比爾?蓋茲和保羅?艾倫,比爾蓋茲說,他們曾經估算過,當他們的產品已經賣出了一百萬套,而每套軟體如果影響五個人,總計起來,就會影響了五百萬人的人生。如今,微軟的視窗軟體不知道賣出了多少套,影響的人數恐怕早已超過五千萬人。
過去二十年,我們把卡內基訓練引進台灣,到現今共有十六萬人受過訓,我們也影響了十六萬人的一生,人數也許比不上微軟的視窗軟體,但是,我們影響的不只是這十五萬人的工作,還包括了他的婚姻、家人,如果這些學員能把積極、正面的能量一直幅射出去,相信影響的人可能超過了一百萬人。
經過了「+、-、×、÷」,我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讓我覺得這輩子並沒有白走這一趟。
記得是一九九七年,卡內基訓練在亞歷桑納舉辦年會,我上台演講時提到,一晃眼,我在台灣引進卡內基訓練,已經十年了,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個十年可以活,但是我可以確定的是,過去十年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十年。
又一晃眼,又是十年過去了,這十年來,我花了更多時間耕耘青少年卡內基訓練,想到每年自己可以幫助這麼多年輕人形塑個性、找回自信,內心的滿足感真的好大。雖然我已經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是我仍然好想花更多時間去高中、大學演講,和年輕朋友們分享我的人生經驗。
就像是富可敵國的投資之神華倫?巴菲特,他曾經為了加強自己溝通表達的能力,成為卡內基學員,甚至到今天還把結業證書掛在他的辦公室牆上,因為自從他克服了害羞、怯場的毛病,就常常對學生演講,這可能比他的財富多一個零,還要更有樂趣。而且,他也樂於布施,捐出大筆財產,交由基金會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我相信,巴菲特一定也懂得為自己的人生「+、-、×、÷」。
算起來,我已經寫過好多本書,內容涵蓋了人際關係、溝通表達、解除憂慮、親子教養,但是這本書,我的感覺特別不同,希望能帶給讀者一個更全方位的觀照,從一個完整人生的角度,來思考未來的方向。而且在這本書裡,我們分享了許多歷年卡內基學員的故事,見證他們如何找到自信、勇氣,如何學習讚賞、關懷他人,如何解除壓力和憂慮,如何激發個人的潛力,如何用火光照亮社會的角落。
但願每一位讀者能夠因為「+、-、×、÷」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成功,更快樂,更幸福。



喜歡的事,讓人像海綿一樣 文/郭騰尹的幸福天空

生活中如果有一個興趣或喜好,人生就不會無聊,不會對著天花板發呆,甚至這件自己喜歡的事在未來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父親有一陣子很喜歡讀明史,每天都長時間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和朱元璋攪和,知道父親有此喜好,我便利用出差到大陸時到各地書城去找相關書籍,至今父親書房裡還有一套「明朝那些事兒」,父親不止讀,還勤作筆記,把一些精彩的語句和故事抄寫下來。
我的女兒正在念國中,在課餘時間很喜歡研究日本演藝圈的動態,除了上網之外也會到外文雜誌書店買當期的偶像報導,在家裡有時會看日本NHK電視的衛星放送,為了要看懂日文、聽懂日文,她們主動要求去學日文。我常在想這種興趣發展下去,也許我女兒長大後會負笈東瀛,成為日本流行趨勢的特派員或是日文翻譯作家。
我喜歡看電影,我常會問我的員工或學員有沒有看過某部電影,結果大家都很羨慕我好像很閒沒事做,其實我一樣很忙碌,看電影可以當休閒活動,但是我卻有著另一個秘密,因為我有個夢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編劇,所以在看電影時我會特別注意故事本身以及編劇如合刻劃這個角色,一些精妙的設計更會隨手記下,看電影是我接近夢想的方式,是我吸收他人經驗的跳板。
從父親讀史、女兒愛日本偶像、我喜歡看電影的實例,我們可以說如果有一件你喜歡的事,每一個人都會很有行動力、可以像「海綿」一樣的吸收。2008年的台灣風雲人物,電影「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應當之無愧,因為他用很小的成本,卻創造了台灣電影票房記錄。當他對電影產生熱情後,開始學習技術,然後開始喜歡讀書、了解歷史,這些種種在大腦交會後就產生了新的觀點,進而延伸出視覺化的故事。,當人們試著從魏德聖的經歷找出成功的因子時,魏導只是輕輕的說:「一個人只要喜歡一個東西,突然間,你會把自己從一塊鋼鐵變成海綿,吸得飽飽的。」
靠借貸籌資而拍成的「海角七號」,讓魏德聖名利雙收,一個如海綿般吸收的奮鬥過程,讓未來成為江海。「海綿作用」只有在渴望時,才能被點燃,才能不論快樂與辛苦的一路走下去。想想看什麼是自己最喜歡的事?那些點點滴滴的吸收,都在匯聚改變命運的力量。

人們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種選擇

格言:只要你不計較得失,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想法子克服的?──美國作家 海明威
某間大公司進行人事招聘,人事經理出了這樣一道試題:
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駕駛著一輛車,經過一個公車站牌,看見有三個人正在焦急的等候公車。
一個是瀕臨死亡的老人,他需要馬上送醫急救;一個是醫生,他曾經救過你的命,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是氣質高雅的美女,她是你做夢都想娶的人,也許錯過這次的機會就再也不會遇上了。但你的轎車只容得下一個人,你會做出什樣的選擇?
這也算得上是一題對人的品行和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人的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出發點。老人快要死了,你應該首先救他;你也想讓那位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這是報答他的好機會;還有就是你的夢中情人,錯過了這次機會,你可能永遠不會再遇上另一個讓你如此心動的人了。
在兩百位應徵者中,只有一個人被聘請了。他的答案與眾不同,並不是從三個選項中選擇一個也沒有解釋他的理由,只是說了以下的一番話:
「我會把車的鑰匙給醫生,讓他載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伴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候公車。」
【心的體驗】
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是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到。是否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呢?就像故事裡的車鑰匙,我們「捨不得」,因此就只有三個選擇。當我們「放下」,選擇變多了,整個生命也變寬廣了。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肯捨棄自己的固執、狹隘或某些優勢的話,我們有可能會得到更多。



在安利事業成功的殘疾人--年海雲

我叫年海雲來自昆明,走入安利11年從一無所有到現在應有盡有,最關健的是再也不用靠任何人去養活,因為我透過安利事業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因出生臍繞頸小腦偏癱,和哥哥是雙胞胎。
我在三歲該上幼兒園時,所有的幼兒園都拒絕我,我走路走不穩,走著走著會突然向前或向後,因為控制平衡的能力沒有,我感謝父母,他們在昆明設計院工作,一邊畫圖一邊照顧我,8歲該上學時父母帶我去學校,老師看我這樣都不願意接納我,父母跑了一年教育局,才上學,當上一年級時,父母告訴我“海雲別人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做到,”在學校我寫字比別人慢三.四個小時,別人八點半就寫完而我寫到十二點甚至凌晨四點,老師讓我可以作業完成一半,保證十點睡覺,但我沒聽老師的話,認認真真把作業做完,
當上初中時7科作業每天2點才睡覺,父母說你初中畢業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回報我們。
我初中畢業就回家了,當回家一個強烈願望是不讓父母養我一輩子,我做安利的刻骨銘心的理由就是不讓父母養我一輩子,我想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跑了一年所有單位、企業、公司都拒絕我,“我們企業不可能養你這樣的人,因為你創造不了公司財富和業績”父母說別人不要沒關係,關健你要自己看得起你自己。
在父母幫助下我擺過地攤、賣燒烤、等等,可沒有人告訴我如何做好做大,最關健的是別人常欺負我,用100元的假幣買1元的東西,找99元真錢,看著父母年年老去,他們不可能照顧我一輩子,我哥哥姐姐未來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也不可能照顧我一輩子。
我走在街上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努力找一個機會,絕對不要成為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是被別人看不起的“。
我97年了解安利,介紹人是父母的單位職工,平時就很關心我,常常找我玩,一天在看電視他來與我聊天,突然問我“海雲你努力了這麼多年得到什麼?”
“我除了家裡賣不出去的貨以外,什麼也沒有得到,反而讓父母為我擔心”,
“你這樣過下去你甘心嗎?”,“我死也不甘心,我不願意成為家庭的負擔,社會包袱”,“萬一有一家公司他可以不拒絕你,萬一是你的機會呢“。
我以為是這家公司專門招收老弱病疾的,就來到介紹人家裡,老師把產品做了一遍,計劃講一遍,問“海雲這公司適合你嗎?”
“不適合我,適合你們”,“為什麼?”,“因為做安利要有口才”,那時我頭髮油油的,身上髒髒的,說一句話停三分鐘,因為氣喘不過來,邊說話邊流口水,從早到流晚上,每天換一套衣服,不是五天不是五個月而是通過紐崔萊5年的調理,今天一滴口水沒有流,
安利需與顧客分享產品,我身邊沒有朋友,大家想一想一個腦癱的殘疾人沒有多少朋友,而透過10年我交了一大群好朋友,這就是安利,就因為這些原因,我拒絕了安利三個月,人不能閒,一閒就胡思亂想,父母看我不能自理,幫我去賣燒烤,一家五口人幫我,一天下來不到10元的利潤,我想難道我一輩子讓父母為我受苦嗎?難道一輩子為家人帶來不幸嗎?我真的哭了,我真的哭了,我想什麼行業才能收留我。
三個月後,老師知道我的情況後,因生意失敗,脾氣越來越大,因為我看不到我的未來,我很感謝介紹人,用愛、關懷再次把我帶入安利,“海雲,別的行業我幫不了你,只要你願意做安利我可以全力以赴幫你,直到你有穩定收入,而且越來越高”
一句話一輩子,“老師,你知道我的難處,我怎麼做,沒有口才,不會產品示範,”
“你只要每會必到,不會講沒有關係,我給你講“,安利是助人的事業,我很感謝我的介紹人,他不是為拿獎金,而是為了我能越來越好。
從97年8月起,我不管刮風下雨都每會必到,透過三個月的了解,我知道安利是我唯一的機會,我不斷努力不斷銷售產品,一年下來任何收入都沒有,我找到老師我想退出,因為我努力了一年什麼也沒有,“海雲,你如果不做安利,什麼行業收留你?什麼人能幫你?
可是任憑老師說什麼我也不聽,不再堅持。感謝老師把董明月老師銷售,“你再等二個月董老師回來,你問董老師你能不能成功”,我相信了,董老師回來,我問老師像我這種人可不可以把安利做成功,老師沒有回答只是告訴我“你知道嗎?
我在廣州看到一個啞吧也做到高級,他可以你也可以,我們會全力以赴幫你,我們不需要回報,只希望你未來過的越來越好。
在董老師團隊所有老師、朋友們的幫助下,我用兩年半做到營業主任,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具備另外一個條件,那就是毅力+堅持力。
在表彰會上父母含淚說:”海雲從今天開始你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再也不有用靠任何人來幫你,我為你驕傲,”很多人問我,“海雲除經濟收入外,你得到什麼?”“
得到兩個字就是“尊重”,一個殘疾人在大街上是沒有人願多看他幾眼,而我來到安利得到老師的助力才有我的今天。當我去安利公司打貨時別人告訴我不用排隊可以走殘疾人通道,可從99年到現在我一次也沒有走過,有時排10個多小時。
安利事業鍛煉了我也磨練了我,通過安利我可以旅遊,去澳大利亞悉尼,不用檢查直接綠色通道上飛機,他們說我們就相信安利人,安利人的素質非常高。
明年2月我將和前排領導人去黑爾本,住五星級賓館看五星紅旗,原本我被別人資助每月200元,透過安利不但養活自己,還可以資助別人,在昆明資助失學兒童三年學費。
感謝中國政府將安利引進中國!感謝安利公司沒有賺棄我而接納我!
感謝老師,介紹人這麼多年一直支持、幫助我!感謝好夥伴的支持,才有今天!
安利沒有個人英雄,團隊贏個人贏,我慶幸來到超凡團隊是用愛與關懷,來幫助、關心、愛護每一個人,沒有他們絕對沒有我的今天。
永遠尊重領導人,尊重他們就尊重了經驗,他們會把經驗毫無保留教給你,只要你相信堅持奇蹟一定會發生。
今天我之所以站上台來,給你們所有人信心的,歡迎所有的朋友來昆明參觀我買的房子,昆明所有的老師朋友都參觀過,歡迎來昆明一是幫幫我,二是參觀我買的房子。
安利很簡單,只要跟著走,我跟領導人走了10年有今天,我可以告訴每一個人,未來5年10年我會越來越好,甚至超過所有的人,你們相信嗎?
安利就是相信公司、老師,重要是相信自己你也可以,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你相信奇蹟一定會實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