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機會,就在行動裡 文/戴晨志
決定,是成功的起步;堅持,才是翻身的保證!曾經看過一則故事,說有個父親叫兒子趕快上床去睡覺,不要再講話了!可是,才過沒五分鐘,兒子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就開口說道:「爸爸……爸爸……」

「趕快睡覺啦!不要講話。」爸爸繃著臉說。「爸爸,我好渴,我想喝水!」兒子躺在床上懶懶地說:「可不可以倒杯水給我?」「不行,要喝,自己去倒!」爸爸嚴肅地說。又過了三分鐘,兒子又慵懶地叫了:「爸爸……」「做什麼啦?」「我……我真的好想喝水,你倒一杯水給我喝嘛!」「我說過,不行就是不行,趕快睡覺,再吵我就打你!」此時,兒子不說話了。可是,再過五分鐘,兒子又說:「爸爸……」
「你到底要幹嘛啦!」爸爸很厭煩地說。兒子說:「爸爸,等一下你要過來打我的時候,可不可以順便倒一杯水給我?……」這是網路上的一則笑話,而引用這則笑話的人註釋說,「死皮賴臉」這四個字,很適合用來形容這則笑話。可是,我覺得,這兒子不是「死皮賴臉」,而是「設定目標、不畏困難、鍥而不捨、堅持到底」。儘管父親要過來打我,也要叫他順便倒一杯水來給我;不達目標,絕不輕言放棄。哈!我的兒子、女兒,目前念小學二年級和一年級,他們從小到現在,都沒喝過汽水、可樂,也沒有玩過電動玩具;而這半年來,他們也幾乎沒看過電視卡通。天啊,那他們平常都在幹什麼呢?哈,他們竟然迷上了「看籃球」轉播,而且,我也帶他們一起到籃球場看現場比賽。因為我太太是籃球迷,所以兒子、女兒都被「感染」,而為籃球瘋狂,甚至連哪些明星球員叫什麼名字、穿幾號球衣,都記得一清二楚。那天,寒流來襲,我們全家四人又到體育館看籃球賽,其中一場,是對戰紀錄保持十場全勝的「裕隆隊」與未曾贏過一場的「台銀隊」。兩隊交鋒,真是實力懸殊、情勢一面倒,因為裕隆隊國手很多,也是去年的冠軍隊;而台銀則是一路輸到底,台語說「輸到脫褲子」,真是沒有多少球迷想看。
然而,球場上的比賽,人人都是有機會的,沒有永遠的贏家與輸家。在氣溫驟降到十度的低溫中,台銀隊的「哀兵」們,各個都豁出去了,莊曉文手感超好,居然全場飆進了八記三分球;而控衛吳永仁,也神乎其技地射進五個三分球、十次助攻,逼得裕隆隊屢屢叫暫停。媽呀,超級強隊怎麼會打成這樣?裕隆教練李雲光在賽前還在黑板上寫著「積極認真、不要輕敵」;可是,一場穩贏的比賽,卻因球員太過輕敵,防守鬆懈、不扎實,搞成「一路落後、苦苦追趕」的窘境。最後,裕隆隊雖全力反撲,但命運女神卻選擇站在「弱小台銀」這一邊,終場台銀大爆冷門,以七十九比七十六,撂倒「天敵」裕隆;而台銀全體球員都在球場上像發瘋似地「狂呼、吼叫」,興奮不已!不冷、不冷,在十度低溫中打球,只要有信心、有士氣,大家目標一致、將士用命,即使溫度超冷、但手感超熱,「天敵魔咒」也有破功的時候啊!只是,我小女兒是裕隆隊的球迷,看見裕隆意外輸球了,哭得唏哩嘩啦的,一路上,小臉蛋淚眼汪汪地回家。人生豈不也像是一場球賽?只要有信心、有勇氣、全力以赴,沒有永遠「吃敗仗」的!你我的人生,也有「破除魔咒、撂倒巨人」的機會,一定可以讓我們的生命來個「大逆轉」啊!
有一隻斑馬,深愛著可愛的小鹿,希望能經常和小鹿卿卿我我、長相廝守。可是,當斑馬向小鹿表達情意時,卻遭小鹿嚴詞拒絕了。「為什麼呢?我這麼好,也這麼愛妳,妳為什麼要拒絕我的愛呢?」斑馬難過地大聲叫了起來。此時,生性膽怯的小鹿害羞地說:「我媽媽說,現在社會很亂,不要亂交朋友;而且,那些『紋身的』,都是不良少年哦!」哈,紋身的,都是不良少年。真的,人常有「刻板印象」,認為那些紋身、刺青的,都是不學好的年輕人,所以他們常會被歧視、或另眼相待。其實,我們的生命不能一直給人「負面的刻板印象」!我們即使沒念名校、沒有很好的學業成績,也沒有很好的家世背景,也或許別人不看好我們、甚至瞧不起我們;但,我們必須發憤圖強,以自己的努力和表現,讓生命來個「大逆轉」,也破除自己「一直平庸、沒有成就」的魔咒。就像戰績不佳、不被看好的台銀隊一樣,也可以一舉擊敗未嘗敗績的「裕隆隊」,讓自己也能享受歡呼、狂喜、榮耀的一刻!事實上,我們的一生,都是在營造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們自己傑出的表現,就是最好的「名牌」。就像來台灣演唱的世界最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他說:「我的聲音,就是我的老闆;她像個女人,得細心地照顧,要不然她就會發脾氣。假如再年輕一點,我還準備到其他星球上去唱歌呢!」的確,「我們的專業」就是自己的老闆,我們必須細心、且謹慎地呵護它、造就它、顯揚它,也憑著信心與志氣,讓自我的生命活出光采。
【行動加油站】
大陸北京曾經邀請世界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多明哥和卡列拉斯,同台在紫禁城開唱。這世界三大男高音齊聚在一起,真是北京的一大盛事,也是全世界難得一見的音樂界大事。當時,有一名沈姓男子,經友人介紹而認識一名王姓的女音樂老師,彼此印象不錯而穩定地交往。可是,有一天,沈先生約王小姐打保齡球,王小姐興奮、卻也遺憾地說:「唉呀,真是對不起啊!我後天晚上要去看『三高』的演出,不跟你去打保齡球啊……」「『三高』?什麼是『三高』?我從來就沒聽說過?」沈先生搞不太清楚。「唉呀,就是帕華洛帝那三大男高音啊……」王小姐耐心地解釋。「什麼?……什麼是『怕瓦落地』?」沈先生越聽越糊塗了,「為什麼要『怕瓦落地』?」「噢……你真是沒水準耶!」學音樂的王小姐氣呼呼地說:「你沒知識,也要常看電視啊!你怎麼這麼孤陋寡聞、知識貧乏,真是太無知了!」
沈先生一聽,氣死了!他不甘被女友奚落、嘲笑,當場翻臉,立刻轉身就走,嘴巴還一直低嘀咕著:「什麼『三高』嘛,真是太過分了,竟然為了一片瓦,來羞辱我……」唉,就因為不認識男高音「帕華洛帝」,竟然造成「愛情落地」,真慘!其實,我所知道的「三高」是——「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
另外,女性追求男性的「三高」是——「身材高、學歷高、薪水高」,不是嗎?哈!事實上,我們必須積極地——「自創品牌、打響知名度!」只有創造出自己響亮的品牌,才能被別人看見,才能成為「高人」一個有傑出形象、被人肯定的高人!衝刺吧,全力往前衝吧!有多少力量,就用到底!只要有「馬達一啟動,就關不掉」的求勝信念與決心,就能自創品牌,成為令人刮目相看、不被奚落的「高人」!

挖井與挑水

從前,有二個樵夫住在隔壁,所謂隔壁是隔壁那座山!這二座山之間有一條溪,於是這二個樵夫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好朋友了。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己經過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樵夫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樵夫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樵夫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這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樵夫終於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的山腰,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茅舍前耍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暍水的人。他好奇地問:「你巳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樵夫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樵夫走到茅舍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斬完柴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哈哈。
故事啟示:
這篇故事有兩個版本,但兩個版本只差別在「人物的角色」,一則是寫和尚,這則人物變成樵夫,其它的故事內容完全一樣,至於那篇才是正統,這就不討論了。這則故事看到的第一個想法是…左邊的樵夫真是不夠朋友,怎麼沒將這個方法分享給另一位樵夫?但故事的啟示並非要我們去追究為何那位樵夫不將這個方法分享給另一位樵夫。而是在說,我們除了有份正職收入外,還要想方法為自己開創另一份業餘收入(兼差)或非職業收入(不工作也有錢賺,例如:利息、房租、部落格或網站的廣告收益等)。
若有天,當非職業收入能壓過我們的日常開銷又有所積蓄時,我們的時間將能更為我們所運用,也才能過我們真正想過的生活。尤其是當面臨許多不可控因素,例如:公司倒閉、因故被裁員、金融風暴、受傷或染疾而散失正職收入時不致於讓自己陷入困境。其實,社會裡有許多的勵志書籍、經濟專家及名人都常在講,人要有第二專長,要利用空閒時間多讀點書充實自己,這樣未來才能有更好的成就及收入。但…又有多少人將這些話聽進去,大多數的人不都在下班後聊天、看電視、打電動。看完這篇故事,想必有許多人已經挖好了自己的井,也有不少人正在挖,而您呢?您挖好屬於自己的井了嗎?

銅鑼聲

有二位年輕人從鄉下來到城市,歷經奮鬥,終於賺了很多錢,後來年紀大了,就決定回鄉下安享晚年,在他們回鄉的小徑上,碰到了一位白衣老者,這位老者手上拿著一面銅鑼,在那裡等他們。他們問老先生:「你在這做什麼?」老先生說:「我是專門幫人敲最後一聲銅鑼的人,你們兩個都只剩下三天的生命,到第三天黃昏的時候,我會拿著銅鑼到你家的門外敲,你們一聽到鑼聲,生命就結束了。」
講完後,這個老人就消失不見了。這兩人聽完後就楞住了,好不容易在城市輕辛苦了那麼多年,賺了這麼多錢,要回來享福,結果卻只剩下三天好活。兩人各自回家後,第一個有錢人從此不吃不喝,每天都愁眉不展,細數他的財產。心想:「怎麼辦?只剩三天可活!」他就這樣垂頭喪氣,面如死灰,什麼事也不做,只記得那個老人要來敲銅鑼。他一直等,一直等到第三天的黃昏,整個人已如洩了氣的皮球。終於那個老人來了,拿著銅鑼站在他的門外,〔鏘〕的敲了一聲。他一聽到鑼聲,就立刻倒了下去,死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一直在等這一聲,等到了,也就死了!另外一個有錢人心想:「太可惜了,賺那麼多錢,只剩下三天可活,我從小就離家,從沒為家鄉做過什麼,我應該把這些錢拿出來,分給家鄉所有苦難和需要幫助的人。」於是,他把所有的錢分給窮苦的人,又鋪路又造橋,光是處理這些就讓他忙得不得了,根本忘記三天以後的銅鑼聲。好不容易到了第三天,才把所有的財產都散光了,村民們非常感謝他,於是就請了鑼鼓陣,歌仔戲,布袋戲到他家門口來慶祝,場面非常熱鬧,舞龍舞獅,又放鞭炮,又放煙火。到了第三天黃昏,老人依約出現,在他家門外敲銅鑼。老人〔鏘!鏘!鏘〕地敲了好幾聲銅鑼,可是大夥全都沒聽到,老人再怎麼敲也沒用,只好走了。這個有錢人過了好多天才想起老人要來敲鑼的事,還正納悶:「怎麼老人失約了?」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時候,若能展現積極樂觀的一面,承擔眼前的一刻,不必擔心以後的事情,就不必怕哪一天銅鑼會響,也不必特別去聽那一聲銅鑼的聲音。絕望將不再是絕望,卻反而可能是另一個轉機呢!
當手中只一顆酸檸檬時,你也要設法將它做成一杯可口的檸檬汁。

人生到頭來, 終究要獨自面對 《作者/上野千鶴子》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現今大多只生養一、兩個孩子的情況下,孩子們因升學、就業等因素,終究會離家獨立,而有的孩子則成了單身寄生族,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宛如房東與房客。這些女性恢復單身生活後,就不用再當個為了準備飯菜而匆忙趕回家的「灰姑娘」。長久以來,她們一直扮演著每到傍晚時分就得回家準備晚餐的母親或妻子角色,現在就算毫無顧忌地通宵夜遊,也沒有人會說閒話。子孫承歡膝下才有幸福晚年?一般高齡者的生活方式中,夫婦倆都還健在的家庭便同住照應;若配偶需要照護,則另一半會負起照護之責,待配偶過世再搬去與孩子同住。若高齡八十還得照顧另一半,此時孩子也已年過五十,多已離開父母、成家立業,日後若選擇和孩子同住,勢必得離開熟悉的居住環境。因為仍須工作的孩子無法離開現在所住的環境,且若與兒子夫婦同住,孫子已長大成人,媳婦早已是當家女主人,所以,搬進兒子家,勢必一切都得按照這裡的規矩來生活。
活到一把年紀,失去熟悉的生活環境與朋友,勉強自己適應陌生環境,遵守別人家的規矩,甚至還可能需要他人照護,像是他人眼中的「麻煩製造機」,又有何幸福可言?事實上,一項高齡者的幸福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日後才搬去和子女同住的年長者,在幸福滿意度上,明顯要比一開始就和子女同住或是單身的銀髮族來得低。現今社會早已不時興所謂的「子孫滿堂才有幸福晚年」的觀念,八十歲老人諷刺道,讓三十幾歲的孫子坐在大腿上,只會讓大腿骨折。「老爸、老媽,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吧。」面對兒女這種「甜蜜的謊言」,年長者可以很乾脆地回答:「謝謝,很高興你有這份孝心,但我還是想留在這裡。」不管父母還是子女,誰都不願意當「壞人」。與其搬去與子女同住後,才發現子女負擔不了照護之責,最後只能遷往老人照護中心之類的設施,還不如始終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度餘生。
誰說一個人住一定很寂寞?「一個人的老後生活」就是隨心所欲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想獨處就獨處,想兩人相處就找個伴,想過團體生活就找大家熱鬧一下。我曾提及,覺得高齡者獨居生活「一定很寂寞」的想法,實在可笑。因為獨自生活的高齡者,其實都頗能耐得住寂寞。擅於過獨居生活者,不僅懂得享受獨處的樂趣,也能保有不錯的人際關係,因為他們明白獨居生活不會只有快樂,難免也會不安。反觀生活始終圍繞著家人的人,一旦家人離開身旁,往往就真的變成孤單一人,在有獨居經驗的人看來,這是因為他們不擅和家人以外的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緣故。家人總有離去的一天,工作和同事也不可能常伴身邊,而陪伴自己走完人生旅程的多半是朋友。因此,沒有家人的單身者,可以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用來結交朋友、經營人際關係。有人認為無須刻意經營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情;不管多久沒見面,相聚時仍一如往常,才是真正的知交。若是自幼相處的青梅竹馬,也許有此可能,但對於「好幾年沒聯絡」的朋友關係,似乎也不好意思勉強稱對方是「朋友」。其實,需要時陪伴在自己身旁,給予支持、安慰、分享經驗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人際關係是需要努力維繫經營的。
我認為朋友就像是鎮靜劑。置身於緊繃的環境中,總希望能有處讓自己放鬆的地方。雖然有些人感嘆:「職場上交不到真心朋友。」我卻認為還是別期望在職場上交到朋友比較好,畢竟職場上的友情,多是萬不得已之下的選擇。同事是職場上的潛在敵手,也是會對你有所評價的人,因此最好還是選擇在和自己的工作毫無利害關係的領域拓展人際關係,既不會因利傷情,相處起來也坦率自然。這其實並不難,例如參加社團或義工活動,就能認識來自各行各業、與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人,共同分享輕鬆時光。
暮年生活觀
1.不再為家人工作而煩惱、能好好享受人生的基本條件,就是有一處「專屬自己」的住所。
2. 廣結善緣,多認識生活方式不同、和工作無利害關係的朋友,相處起來也比較坦率自然。
3. 長壽的單身者,對於權勢和地位都已看淡,也就沒有拘泥於世俗人情的必要。
4. 高齡者還是不要依賴投資,安心地採取較為平穩的資產管理方式為佳。
5. 名下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沒必要留給子孫。
6. 接受照護時,最麻煩的就是無謂的客氣和羞恥心,身體和心理的忍耐都毫無好處。
7. 孤獨是單身者的重要伴侶,與其一味逃避它,不如試著學習面對。
8. 預立遺囑,並且找到能確實代為執行的人,這樣就能有效活用身後的遺款。
9. 無須害怕獨自面對死亡,但必須做好能讓別人及早發現並方便處理的準備。





為什麼是他? 作者:施以諾

日前在輔仁大學醫學院參加了一個醫學教育研習會,講員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到在某醫學院的入學口試中,有一名考生興奮地表示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一位外科醫師。評審委員問其原因,他回答:「記得以前在生物課時,我最有興趣的就是解剖青蛙的那堂課。」評審委員接著問:「可否請你說一說那堂課給你的收穫?」那位考生興奮地說:「我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所以我很快就把青蛙給解剖完了,剩餘的時間,我看到其他組的組員有許多人怕血,不敢動手,我就過去幫助他們,而這也讓我自己多學了很多東西。」評審委員翻了翻他的生物成績明細,接著質疑他:「你說的是實話嗎?我們看過你的生物成績,你那堂解剖青蛙的課幾乎是全班最低分的!你怎麼解釋?」那位考生豁達地說:「因為我幫助別組越幫到後來經驗就越來越多,也就越做越好,但解剖我那組的青蛙時還是第一次動手,比較沒有經驗,所以反而被我幫助到的那些組分數都很高!我們自己那組的分數反而變成最低的。」
考試的結果公佈,他被錄取了!幾年以後,他果然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外科醫師,也證明了當年評審委員們的抉擇沒有錯。事後,入學評審委員回顧這個案例,他們覺得這個人在學的分數也許不高,但卻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更重要的是,當他看到那些受過自己幫助的人最後分數比自己高時,他並沒有心懷不平,反而是祝福以對,這樣的胸襟相當難得,是以他在入學時擊敗了許多「好學生」。
當一個人成功或看似平步青雲時,許多人會問:「為什麼是他?」「為什麼是他得到上級的賞識?」
「為什麼他這麼幸運?」時常忿忿於那些看似比自己差的人,最後卻比自己成功,進而不平地問:
「我明明條件就比較好,但為什麼成功的是他?」這是許多人的自我盲點。就像那位最後被錄取的考生,他解剖青蛙的成績幾乎是全班最低的,但他卻被錄取了,他的同學裡一定也有許多人看著表淺的分數在不平地問道:「為什麼竟會是他?」「我的分數明明比他高,為什麼不是我?」然而,那位考生確有許多分數以外的價值與人格特質,其實是成為一個大器的成功者所具備的條件。
許多時候,一個人的成功或是平步青雲,往往都不是因為一些肉眼可見的膚淺因素。他們的生命之所以充滿祝福,其內在往往都有某些配蒙賜福的人格特質。

「聽別人的人生經驗,對妳的人生一定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黃捷

事當其他十六歲少女正享受花樣年華的時候,黃捷便肩負家族重任,北上尋求一個成功的機會。她的夢想很簡單,只要能吃飽、能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可以嫁一個值得依靠的男人,人生就會幸福。她一路尋求一個機會,從車掌小姐、餐廳小妹、駐唱歌星,最後經營房地產事業有成。但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曾經在傳統事業成功、遇到夢想中的王子;卻因為波斯灣戰爭,事業一夕成泡沫,也因為不懂如何真正經營自己與感情而失去一段緣份。三十六歲時,錢關、情關過不去,黃捷每天以淚洗面,一心一意只想帶著幼子出家當尼姑。「我非常感謝我的介紹人,帶我認識安麗一位相當傑出的領導人,她的一席話影響了我的生命,也改變我世世代代的命運!她對我說,與其吃齋、唸佛、拜佛,不如走出來做佛所做的事,走出來關心周遭的人、事、物。最好的語言布施,是把自己走過的痛與人分享,讓人做借鏡,以減少生命的錯誤。」就是這一席話,改變了黃捷的一生。看了以上這段話並且聽了黃捷女士的分享,真的讓我很感動,人生比的不是在順境的時候你怎麼看待自己,在逆境的時候依然能夠爬起來再登高峰,許多人在逆境低潮的時候就一蹶不振,但是如何從低點再爬到高點,就是來聽這樣的過程。有沒有一種工作或事業可以讓每個人都夢想成真,真的只有安麗。在做事業的時候要考慮兩點,第一點是有沒有未來性;第二點是有沒有保障性,當很清楚的了解其中的價值,就知道該如何做而不會被人左右。「別的行業常是一顆星的升起就代表另一顆星的隕落,唯有安麗事業可以創造滿天星光閃耀」這句話是我的黃老師常常告訴我們的。我們要做家庭的貴人,而不是只有家人;要做朋友的貴人,而不是只有知音。黃捷女士最後說「感恩安麗做我的靠山,沒有人敢欺負我,讓我成為敢夢敢想的人」。黃捷女士自嘲自己從一個美麗的草包,透過十幾年的學習,成為美麗又有內涵被人追求的名牌包,價值真的要靠自己創造,相信自己一定辦得到。安麗公司為新科鑽石黃捷女士,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一場盛大的表揚大會。當黃捷女士穿著白色婚紗進場,她的下線夥伴也穿著伴娘婚紗,為她獻花祝賀。全場近四, 五千人, 滿滿的掌聲為她喝采!她完成對自己的諾言:五十歲前要穿上生平第一次白紗,在鑽石的表揚大會上,將自己嫁給了安麗!在安麗, 每位成功的領導人走過從前,都有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不變的是,相信,單純 聽話,照著做,跟隨領導人,跟隨團隊,一定也能成功的。
黃捷女士演講記錄
當其他十六歲少女正享受花樣年華的時候,黃捷便肩負家族重任,北上尋求一個成功的機會。她的夢想很簡單,只要能吃飽、能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可以嫁一個值得依靠的男人,人生就會幸福。她一路尋求一個機會,從車掌小姐、餐廳小妹、駐唱歌星,最後經營房地產事業有成。但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曾經在傳統事業成功、遇到夢想中的王子;卻因為波斯灣戰爭,事業一夕成泡沫,也因為不懂如何真正經營自己與感情而失去一段緣份。三十六歲時,錢關、情關過不去,黃捷每天以淚洗面,一心一意只想帶著幼子出家當尼姑。「我非常感謝我的介紹人,帶我認識安麗一位相當傑出的領導人,她的一席話影響了我的生命,也改變我世世代代的命運!她對我說,與其吃齋、唸佛、拜佛,不如走出來做佛所做的事,走出來關心周遭的人、事、物。最好的語言布施,是把自己走過的痛與人分享,讓人做借鏡,以減少生命的錯誤。」就是這一席話,改變了黃捷的一生。「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是製造問題的人,因為自己的無知製造了很多問題,於是變成第二種人,就是被自己的問題困住,這兩種人注定一輩子痛苦;只有第三種人才會快樂,就是解決問題的人。但是解決問題需要智慧,而智慧存在人群中,所以妳必須走進人群,才能找到機會和智慧。」這位領導人更鼓勵黃捷做個有價值的人:「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能力獨立、思想獨立。」剎那間,黃捷彷彿看到一道希望的光芒!完全不懂安麗的她,只是單純地想著:「我也想像眼前這位領導人一樣成為有價值、有智慧的女人。」就這麼單純地相信,黃捷便加入安麗,開啟了成功之路。在安麗,不用再聽天由命、疲於奔命,而是能知命、造命;在安麗,不是找一群人跟我們競爭,而是跟全世界的精英一起合作;也因為安麗,讓只有國中學歷的黃捷,能藉由努力踏實的學習,成為一個出口成章、有氣質涵養、深具國際觀的女人。
經營安麗十多年來,黃捷是否曾經遇到挫折而想放棄呢?
她表示,因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從不覺得有挫折,更未嘗想放棄。「成功者有挫折,但沒有挫折感。」儘管剛開始經營安麗時,無法將制度講得清楚,也無法把產品說得動人,然而因為一顆真誠助人的心打動了很多人。雖然沒有傲人的學歷,但黃捷憑著真誠與無盡的愛,竟能帶領一群高學歷的夥伴們齊心向前。黃捷總是坦誠地告訴夥伴:「我懂的會敎你,不懂的我會請團隊協助你解決問題。」因為真誠,所以讓人感動;因為深廣的愛心與耐心,所以讓夥伴們願意一輩子跟隨,進而把愛傳下去。
因為年輕時痛失一段愛情,黃捷未曾穿過美麗的婚紗。為了圓這個夢想,她總是不斷鼓勵自己:「等我上了鑽石,我ㄧ定要穿白紗,送自己999朵玫瑰,把自己嫁給安麗!」黃捷感謝雙皇冠大使陳老師、嵇老師和整個安麗團隊的支持,讓她覺得娘家有人、有股強大力量支撐著她;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挑戰,回到娘家總有人給她安慰、鼓勵與指引,讓她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這種感覺真好!」黃捷相當珍惜在安麗所擁有的一切,更感謝安麗公司創造了這麼好的環境!也許是因為自己出身在貧困的家庭,也許是因為那一段坎坷的人生經歷,當黃捷開發泰國市場時,心中存著一份特別的情感與憫人的情懷。「我20歲到泰國當歌星時,對於工人跪著倒茶、司機不敢同桌吃飯的景象感到訝異。我不認為他們出生就矮人一截,而是沒人敎他們成功的方法、缺乏一個成功的機會。」黃捷在當地的三條線,都不是有錢、聰明、有權勢的人;相反的,他們平凡的走在路上都不會有人注意。但是看著這些平凡善良的人,透過安麗改變生活品質與方式,黃捷感到很開心,她說:「我給別人機會,因為我同時也在滿足自己。以前我沒有能力幫助別人改造命運,現在有能力了,就很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在寶貝兒子及夥伴們的鼓勵下,黃捷順利登上鑽石,在未來的表揚大會上,她將完成穿著白紗的美夢。黃捷一路上的堅持與努力,給兒子與夥伴最好的榜樣,唯一遺憾的是,黃捷深愛的父母親無法親眼看到她接受表揚。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勉勵夥伴:「我直到父親老了、病了、走了,才上鑽石,所以成功絕對不能等;孝順父母、讓父母引以為傲要趁早。現在就要成功,讓父母分享你成功的喜悅,做孩子最好的榜樣,給朋友信心、快樂與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發源地 的頭像
    夢想發源地

    夢想發源地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