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說說你的夢想
「夢想」是一個簡單卻又很難回答的事情,十幾二十歲的人可以很狂傲的談理想抱負,當一過四十歲之後,這二個字卻像是盡量不要提的禁忌一樣,問自己覺得慚愧,問別人更覺得尷尬,本來歡樂的氣氛,會因為這個問題而立刻降到冰點。有些人的夢想數十年如一日;有些人的夢想如天頂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這裡沒有好壞之分,但如果彼此有緣在一起,卻有著不同的人生方向,那就會在生命中產生拉扯的作用,就像水能夠產生力量,是因為它的方向是一致的。對一個團隊領導者而言,有必要了解每一個人的夢想為何?必須要隨時溝通好團隊的目標與個人的願景,因為夢想的畫面不同,驅動熱情的方式就不會一樣。孔子是最懂得因材施教的人,有一次顏淵、子路在孔子身邊,孔子便對二人說:「何不來談談個人的志向呢?」這時子路回答:「我願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和質地好的輕裘,與朋友共享,即使用壞了,也不會在意。」顏淵接著說:「我願意不誇大自己的長處,不張揚自己的功勞。」子路問:「我也想聽聽夫子的志向?」孔子回答:「我希望這個社會的老人家能得到奉養安樂,要使朋友間能彼此信任,要讓年輕人得到良好的教育。」這是出自論語的故事,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就主宰著他的志向。子路重朋友、重義氣、喜歡衝鋒跑第一,當立委的選民服務一定做得好,即使到了立法院需要動手動腳,其功夫肯定足以上頭版。顏淵就內歛許多,作風低調,從貧困出身,不重視榮華富貴,學問一流,這種人可以當中央研究院院長。而孔子的志向是眾生,閣揆的位子非他莫屬。當孔子了解每一個人的志向後,所有的對話就成了明師的「點化」,而且對每一個人的力道、路數都會有所差異。有一次在大陸上課,我也和學員聊起了夢想,因為當時有些新聞是和夢想有關的,第81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得主凱特温絲蕾就是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在演「鐵達尼號」時,覺得還是被愛情故事包裝的女演員,而且還肉肉的,直到這部得獎片【為愛朗讀】,凱特温絲蕾飾演一個熟女,與十多歲的男主角有一段畸戀,她的演技讓人看到一個好演員對一個角色掌握的精準,沉穩的面容裡有著如熾火般的情慾,驚世駭俗的曖昧關係竟然變得合理又帶著些高貴。對於凱特温絲蕾的演技,我百分之百的臣服。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她手握著這個人人稱羨的獎杯,並且告訴現場所有的人,如果以為她上台致辭的內容是最近才準備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8歲時,她在浴室裡洗澡,便拿洗髮精的瓶子做為奧斯卡獎杯,不斷的獨自練習要說的話、要感謝的人,那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因為這個幼時的畫面,讓她不斷的超越自己,在經6次提名後,終於如願成真,也造就了一個洗髮精瓶子的神奇魔力。另一位是近來最夯的台灣導演魏德聖,一部【海角七號】造就了全台3.5億的超高票房,他是台南人,小時候成績平平,沒有得過一張獎狀,不過喜歡模仿他人為樂,這種特殊的觀察能力,對一個導演的養成很有幫助。更令人訝異的是他的學歷是遠東工專機械科,和電影專業隔了十萬八千里,只因為一位當兵的同袍對電影很狂熱,遂被其影響相約退伍後以電影為業。
魏德聖從小助理開始幹起,卻逢國片低迷,那位同袍離開了電影圈,而他卻越幹越有興趣,因為電影帶給了他從所未有的吸引力與生命的豐富。經過多年的磨練,他在四十歲那年以【海角七號】的劇本得到新聞局的500萬輔導金,可是他卻要用5000萬的資金來拍,這個夢想讓他不惜賭上個人的信用及房子,籌措了3000萬元開拍,拍攝到後期,資金又再次告急,魏導不斷的對外借款,在艱苦中終於完成了這部可以在台灣電影史上留名的電影。想起當時缺錢的窘境,魏德聖說了一句來自生命的體會:「給人一個夢想,他就可以忍受許多狗屁倒灶的事情。」不論是導演或演員,當站在頒獎台時,總會激動的感謝一些一路走來相扶持的人,這讓我們也相信,任何人夢想的實現都無法靠自己獨立完成,而是要靠一個團隊,最好的團隊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幫助對方實現夢想。如果你是一個領導人,你應該去了解每一個人工作與人生的夢想為何?我們在聚會中應該要來談談每個人夢想的進度,你必須要將這些細節記在自己的學習筆記裡,必須要為這些成員搜集有關他們夢想的資訊,必須要鼓勵團隊成員只要努力前進,夢想就會一步一步與你靠近。而所有的溝通都可以從「子盍言爾志」開始,一杯草本茶、一首輕鬆的樂曲、幾塊手工烘焙的餅乾,就可以讓我們啟動改變生命的方程式。分享是需要勇氣的,而分享的過程中,我們會強化自己的心力,可以更容易找到一些夢想實現所需要的助力,即使在過程中會遇到險阻,也不會因此而停下腳步。你的夢想是什麼?聽聽自己的聲音,也聽聽別人心中那份熱切的渴望。

順境時不找出路、困境時就沒退路
「從前有二個和尚一個叫一休,ㄧ個叫二休。這二個和尚分別住在不同的山頭,每天他們都要下山挑水喝,經過了三年,ㄧ休和尚沒有出現在溪畔,二休和尚以為一休和尚有事情所以沒來挑水,結果從那天開始就再也沒有看到一休和尚出現,過了一個禮拜,二休和尚很擔心的去看一休和尚,卻看到一休和尚悠然自得的在打太極拳,ㄧ點都不像沒有水喝的樣子,二休和尚訝異的問一休和尚怎麼沒去挑水?
ㄧ休和尚說:過去三年,我每天都去挖井,天天做一點,沒想到前幾天竟然湧出了泉水,現在我不必再到山下挑水,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也就是『一不做二不休』這句話的由來,當然大家聽得懂弦外之音,也就是在順境的時候不找出路,在困境的時候就沒有退路。

自動實現的預言 莊凱迪醫師( Dr. Soul 心靈醫生心理診所)
心理分析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每個人都自己給自己很多的預言,當這個預言變成我們的信念的時候,這些預言自己就會自動實現。我們相信自己是不好的,就會不斷去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忽略自己好的地方。這樣的自我預言,也讓我們不敢去放手做事情,於是做事情更容易出錯,然後更容易失敗,我們就更相信自己不好,是個很糟糕、註定要失敗的人。我們相信別人會拋棄我們,我們就會不斷想別人怎麼可能會愛我們,我們開始懷疑、開始害怕、開始測試,隨時擔心愛人、朋友拋棄我們,整天緊繃注意,讓關係無法好好順利發展。最後往往對方也會被我們的懷疑、測試搞得受不了而離開,這個預言也就真的實現,讓我們看到別人一再拋棄我們、離開我們。從小我們都不斷給自己預言,然後自己實地把這些預言實踐成真,於是我們更相信這些預言是真的,讓這些預言的力量更大,對我們影響更多。如果一個女生相信男生都會欺負她,一個男生相信女生都會欺騙他,他就會看到每個人的這些部份,拿著放大鏡去找,找到了就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變成不斷重複循環,讓信念越來越強。同時,人們的特性是,找不到的時候不會懷疑自己的信念有錯,而是更努力去找,甚至於用一些行為去挑起、引發起這樣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信念沒錯。我們曾經看到從小看媽媽被爸爸打的女孩,長大以後,相信男人生氣的時候會打自己所愛的人,果然他挑的男朋友都脾氣火爆衝動。當他遇到一個不打她的男朋友的時候,她不是感到慶幸,而是感到懷疑,她還是相信自己的信念為真;然後不斷為將來有一天會被打做準備,如果還沒有被打,她會開始挑釁,你怎麼不打我,來啊、來啊之類的言詞都會出來。最後一直到激得男生動手了,她才停止,然後說,果然,男人都是這樣,都是衝動打人的。我們的命運決定於我們自己的個性,我們的個性決定於我們自己送給自己的預言。這些預言,往往是我們不經意當中為自己種下的預言,常常就決定了我們一生。

看見未來 文/蒲公英希望月刊
「肯尼從小住在紐約的貧民窟中,他不僅常常曠課,偷拐搶騙的招數更是樣樣精通,總是令師長頭痛,甚至有老師一看到他就搖頭道:「我看,你遲早會在監獄度過你的下半輩子!」有一天,肯尼又蹺了課,他正要翻過牆面的時候,校長剛好走過,肯尼嚇了一跳,從牆上跌下來,被抓個正著。然而,校長並沒有責怪他,反而慈祥的對他說:「孩子,你的眼神聰穎清澈,這麼優秀的你,未來絕對有機會和我一樣,成為一位校長。」肯尼驚訝的看著校長,半晌說不出話來,除了祖母之外,從來沒人肯定過他,想不到,校長竟看見他未來的美麗藍圖。於是,這天之後,肯尼的世界再也不同了!他講話不再夾帶粗俗的言語,連舉止都變得彬彬有禮,當朋友找他蹺課時,他卻告訴對方:「不行,我要預備自己成為一位校長。」朋友噓聲連連,笑著對他說:「你一定忘記照鏡子了,竟然想當校長?我看你連把書念完都有問題!」然而,肯尼發憤圖強的改變,漸漸被周遭人所肯定,他不僅一路念到大學,甚至在畢業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到了四十五歲那年,他回到了母校,成為一位校長!因為校長一句鼓勵的話,讓肯尼看見自己的未來,更勇於築夢,不顧旁人的訕笑,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直到掌聲響起的那一刻。

走過生命低潮 人生將更佳甜美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曾經因為某種事、某個人的啟發、感動,而得到全盤的改變。或許,那是你人生的低潮時期,但能不能化危機為轉機,全在你的一念之間。沒有人生下來後就一輩子一帆風順,但沒有岩石就激不起浪花。沒有黑夜就顯不出黎明的珍貴。以下兩位名人都曾經在人生的低潮或挫折後重新站起來。看看他們,想想自己,其實生命最堪品味的就是它的過程。
先不要說「不!」 / 王麗玲(電視節目主持人)
提起王麗玲,所有人腦海中大概馬上會聯想到她與曾國城一起主持的招牌旅遊節目「黃金傳奇」,以及曾國城幫她取的綽號「王媽麗玲」。五年下來,王麗玲在這個節目中帶領著觀眾和隊員上山下海,可以說是流血、流汗、又流淚,但她也因此而增加了許多別人所沒有的新奇經驗和人生體會。對王媽麗玲來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紐西蘭探險之旅中的蜘蛛人遊戲,因為這次經驗,讓她從此打開了心胸,以更開放的態度來面對人生。所謂蜘蛛人遊戲是參賽者必須從十四層的高樓上沿著玻璃帷幕走到地面,中間沒有任何扶手,只有腰間綁著的安全繩和手上緊抓的繩子,更恐怖的是行走時身體必須與大樓保持九十度垂直,換言之,就是與地面平行的往下走。王麗玲說其實在出國前,製作單位已經放過影片給大家看,因為這是個高難度的遊戲,所以事先說好四個人中只要有兩人去玩即可,大家因此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到達目的地。王麗玲回憶,當時她還故意穿上救生衣跟台灣遊客哈拉、拍照,接受大家的加油,沒想到事到臨頭,莫名其妙地變成所有人突然都願意下場,當時她排在第三個順序,後面還有一個許傑輝頻頻在她耳邊打氣說:「王媽,加油,妳一定可以的。」王麗玲說,一開始她覺得雙腿已經發軟,第一步就是無法跨出去,無法讓自己的身體與大樓成九十度垂直,一連試了好幾次,連外國教練都頻頻搖頭,希望她別試了。她說當時她心裡有極大的掙扎,甚至埋怨道:「我為什麼不能在家裡吃香的、喝辣的,反而在這裡受驚嚇。」偏偏所有人包含隊友和遊客都在下面為拼命為自己加油,最後,她終於心一橫,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當她快走到地面時,內心已經克服恐懼,開始翻身玩花樣。到達地面以後,她感動地嚎啕大哭,因為自己竟然做到了!至今,每當她看到當時的影片,她還是會熱淚直流。這次的經驗也讓王麗玲領悟到,其實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嚇自己,還沒開始去做前就先在心底投下否定票,也會因此而錯過很多體驗與機會。其實,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嫌太晚,也不要先說不,一切都等做了以後再說。因為這一次的經驗,自承個性拘謹保守的王麗玲說,以前看到某些人,常會因為對方的外表或言行舉止等因素,就直接在心裡告訴自己:「我跟他不會成為朋友。」也因此而無法打開心胸接納別人,現在,她會拋棄成見,先試著和對方聊天、認識,很多時候印象就因此而改觀,兩人成為好朋友。另外,王麗玲還有一個新發現:以後玩恐怖遊戲時最好要趕在第一個,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個,要讓自己沒有害怕的機會。後來在澳洲哈密頓島玩滑翔翼時,王麗玲又有一次類似的經驗,她因為是最後一個上陣,又把自己嚇得半死,但是等到飛出去後,感覺真的很棒,她笑說自己還在空中大喊:「我是鳥人。」當然,如果你是王麗玲的忠實觀眾,大概也早就發現,她在節目中的表現是越來越大膽了。

重新用「心」過生活 / 朱德庸(漫畫家)
「有很長一段時間,朱德庸幾乎把所有生活的重心都擺在工作上,忙到人變得乏味無趣,每天睜開眼就是工作,沒有空隙可以容納其他東西,整個人就不自覺的被工作控制住。朱德庸說:「我也曾經跟一般人一樣很期待假日,不過,在那幾年裡,放假兩個字對我來說,根本一點意義也沒有,活著好像只是為了工作,看起來好像做了很多事,作品也一件接一件出爐,但卻總是覺得空洞不踏實。」老婆看出他深陷在這種生活方式中無法自拔,便試著要把他拉開來,可是,瘋狂工作已經成為朱德庸的習慣,一時很難改變。老婆從好言相勸到不惜利用爭吵來溝通,慢慢幫助朱德庸調整,雖然很慢、很難、挫折很多,可是,逐漸有了成果。現在,朱德庸的作品雖然沒有以前多,工作量也沒以前大,但生活卻過得豐富滿足多了。回首過去那段日子,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曾經那麼可怕的虐待自己!雖然有朋友覺得朱德庸這樣很可惜,但朱德庸倒是認為,金錢和名利得失,都是很世俗而虛幻的東西,怎麼得到生活,那才是最重要的。這中間最大的改變,是朱德庸重新發現生活的重要,曾經因為工作而淡忘的很多感覺,又慢慢被找了回來,喜歡聽的音樂,喜歡做的事情,重新回到生活裡,帶來歡笑和快樂,以前那個容易煩躁,容易心情不好的朱德庸,展現出另外一種面貌。不再只是做一個工作機器,重新感覺到生活的重要。現在的朱德庸,不管是自己感覺到的,或者是給別人的感覺,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過去,朱德庸在工作室裡一待就不想出來,但現在經常在工作室附近走走看看,每次隨意散散步,都有不同的驚喜,以前,根本連工作室附近的環境是什麼樣子,朱德庸都弄不清楚。在深陷瘋狂工作的階段,朱德庸老是覺得這個一定要做,那個也非做不可,到後來好像沒有什麼是能夠割捨的,只要一停下來,心裡就不自覺的感到慌亂,不過,現在的朱德庸很清楚的知道──沒有什麼是非做不可的,沒有什麼事比好好對待自己更重要。現在,朱德庸最喜歡在傍晚時分到住家附近隨意走走,時間不長,但卻讓他我覺得一整天過得很充實、祥和,舒服的呼吸、舒服的過日子,感覺變得清晰,讓他對很多事都有了不一樣的感觸。工作的時間減少了,工作的質感卻沒有因此減低,回頭想想,創作人需要的就是感覺,把自己逼得太緊,感受的能力因此降低,對生活、對創作,都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事情、很多態度,到了一個階段,勢必要有所改變,改變的過程,不可能非常愉快,一定伴隨著許多掙扎,但有些人改變了,有些人卻變不了,又回到不愉快而痛苦的生活。想想深陷工作流沙中的那段日子,朱德庸有種不堪回首的感覺,也非常感謝老婆能拉他出來,在轉變的過程中,帶領他去感受生命的另一種光彩,學著去感覺自己,也感受生活。



認對水壺喝到健康 文/康健雜誌 第106期 2007/09/01
「機能、時尚、便利的水壺不代表是好水壺。如何一眼選出適合自己的水壺,更重要的是,避開危險?
市面上有各種花花綠綠的水壺,用不同材質所製造,如何買一款安全的水壺,不在喝水同時吞進化學物質?答案都在水壺底。為便於後續回收,國際間慣用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ociety of Plastic Industry,SPI)的編碼來區分塑膠材質。首先消費者要拒絕沒有標示的水壺,因為清楚標明塑膠材質是廠商負責任的表現。其次,不建議重複使用保特瓶。美國的環保團體「綠色原則(Green Guide)」指出,一般的規則是:不要使用被製造來單次使用的塑膠瓶,因為不好清洗,容易變成細菌的溫床。而且瓶裝水的保特瓶原料是編碼一號的聚乙烯對苯 二甲 酸脂(PET),2003年義大利研究發現,保特瓶用了9個月後,保特瓶的水會釋出微量的鄰苯 二甲 酸乙基己及酯(DEHP)。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以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的分類,屬可能致癌的程度,而且發現可能對睪丸具有毒性。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最近研究也證實,男性體內DEHP含量高時,精子數量較少、精子DNA也會受損。除了塑膠1號,也應該拒絕塑膠編碼3號、6號,和7號,並非如網路流傳號碼愈大愈安全。塑膠3號是聚氯乙稀(PVC),環保署已逐步禁用,因為PVC通常使用上述環境荷爾蒙DEHP。燃燒時也會釋出世紀之毒戴奧辛。塑膠6號是聚苯乙烯(PS),也就是保麗龍,遇熱會釋出苯乙烯單體、苯乙烯雙體及苯乙烯三體。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苯乙烯單體為毒性物質,濃度過高時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心律不整,並損害肝臟及腎臟。但塑膠7號是目前最常見的水壺材質,股東會、百貨公司常用來當做贈品。塑膠7號雖然屬於「其他類」,但通常材質是聚碳酸脂(PC),PC因為透明、耐摔,被大量使用。PC在日本很有名,因為日本環境廳曾經希望推廣PC材質的塑膠奶瓶,以代替玻璃,後來卻發現會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bisphenol A)而緊急打住。日本的環保團體「日本子孫基金」曾購買日本最普遍的6家PC奶瓶,放入 95℃ 熱水,在室溫中放一晚,結果每個奶瓶都會釋出雙酚A。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雙酚A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失竊的未來》指出雙酚A對人類乳腺細胞有疑似動情激素的作用。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飛爾德曼實驗發現,2~5ppb(十億分之一)的雙酚A就能讓乳癌細胞增生。也就是說,極微量的雙酚A也能發揮如同動情激素的效果。如果你發現你的水壺有以上編號,有下列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烘乾。因為雙酚A會在第一次使用與長期使用時釋出較多。
●如果有任何摔傷或破損,立即暫停使用。
●不用洗碗機、烘碗機清洗水壺。
●不讓水壺在陽光下直射。
除了塑膠,鋁製水壺因為質輕、堅固,表面可以做各種花色設計,也是常見的水壺材質。然而,鋁與阿茲海默症的關連一直令人擔心。加拿大一個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居住地飲用水鋁含量大於100微克/公升,長達10年以上的居民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較高。法國另一個研究也發現,暴露於鋁濃度超過1毫克/公升的老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14倍。雖然有人懷疑鋁會引起阿茲海默症,但一直未得到可靠證實。然而,市面上的鋁水壺通常會使用合成塗層防止金屬溶解到飲水中,但糟糕的是,這些合成塗層也是問題。德國獨立消費品測試機構曾測出大多數的鋁水瓶裡都有環境荷爾蒙雙酚A。帶水壺喝水雖然環保又健康,但關鍵在於你認真的選擇。
你的水壺幾號?(1、3、6、7拒絕使用)
一號:PET(聚乙烯對苯 二甲 酸脂)保特瓶
常見容器:礦泉水、碳酸飲料 特性:耐熱至 70℃ ,勿長期使用。
二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容器:奶瓶、厚塑膠袋 三號:PVC(聚氯乙烯)
常見容器:水管、雨衣、塑膠杯 特性:耐熱至 70℃ ,環保署已宣佈逐步禁用。
四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
常見容器:薄塑膠袋 特性:耐熱至 80℃
五號:PP(聚丙烯)
常見容器:豆漿瓶、微波容器 六號:PS(聚苯乙烯)
常見容器:保麗龍(發泡)、養樂多瓶(非發泡) 特性:耐熱至 90℃
七號:其他
常見容器:水壺 特性:常見材質為聚碳酸脂(PC),耐熱至 135℃

鐵的紀律 愛的教育 鍾易宏、何靜夫婦
「百鍊鋼與繞指柔
談起接觸安麗的時間,鍾易宏夫婦堪稱是「老安麗人」。早在安麗來台的第三年,鍾易宏夫婦便加入安麗,當時在工專擔任電腦老師的何靜,無意間接觸了安麗,覺得可以在平凡的教學生涯讓生活更豐富,便決定一試。初期鍾易宏則處於觀望狀態,仍忙於教學及房地產的生意,隨著何靜的投入,他開始認真研究安麗的制度及發展性,在全然瞭解安麗的價值後,決定與何靜積極投入,從此也開創出他們在傳統事業外的另一番成就。何靜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新夥伴在加入前,先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過的生活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如果有機會改變,是否有嘗試改變的勇氣?她明白指出,直銷事業人人可為,但並非人人都能成功,關鍵在於心態。「如果只是把安麗當做一份工作,那就不可能提升為一個事業;如果視為成功的機會,那就有可能成就夢想,」何靜認為態度決定一切,只有努力不懈、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贏得喝采,因此帶領團隊何靜非常重視夥伴健康的心態。鍾易宏則講究團隊的「紀律」,「為了保護團隊,我們對領導人的言行舉止要加以規範,」鍾易宏認為領導人的影響層面很廣,講話得要更加精準、謹慎,要有足夠的敏感度才能帶領團隊往正確的方向走。這幾年跟著鍾易宏學習的夥伴兼秘書蘇小姐形容,「鍾老師是個嚴以待己,按表操課的人,他常說,一日之計不是在於晨,而在於昨夜。他讓團隊學會自我要求,也讓我學到比財富更寶貴的經驗。」了解鍾易宏用心良苦的夥伴,對他嚴格的領導風格十分認同,但不免也頗有壓力,一些不敢和鍾易宏說的話轉而向體貼的何靜商討,何靜因而常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每個人對事情的觀點不一樣,我希望能站在別人立場看事情,讓事情更圓滿。」凡事為夥伴著想的何靜說,「帶領團隊鍾易宏有他的堅持與主張,我傳達不同的聲音給他,但尊重他的想法。」顯然這嚴父慈母的組合,並沒有造成兩人相處上的問題,反而在家庭及事業經營上形成加分的互補作用,讓團隊更像一個大家庭。
團體與團隊
「或許有人覺得我比較專制,但事實不然,團隊要帶得好,有些關鍵點不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看得懂的,」鍾易宏語重心長地表示,不管別人懂不懂他的用心,為了讓團隊更好,他堅持做對的事情。鍾易宏認為「團體」和「團隊」是不一樣的,經營安麗是經營團隊而非團體。團體是大家相安無事,快快樂樂就好,團隊有別於團體的是它有「目標」。「不管進來的人有無目標,對我們團隊而言都是責任與使命,也許有些人只是來看看,但我們不能只陪公子遊戲,而妨礙到一些把一切都投入的人。」鍾易宏認為,為想成功的夥伴掃除障礙,帶領團隊往前走是領導人的天職,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也是他嚴格要求團隊的原因,他希望回歸到最初的機制,那就是幫助想成功的人成功。「不是領導就跟隨,要嘛就讓路」。鍾易宏用這句話來闡明自己團隊的經營模式。射手座、愛好自由的鍾易宏給夥伴們很大的自由,但認為自由中要有紀律,只要是對的事情,他都會力排眾議,堅持下去。然而,講求紀律的鍾易宏對夥伴的無心之過還是可以包容的,如果夥伴做錯事,但出發點與心態是對的,他會一肩扛起,很多事我會點他們,但不會規定不能做,因為犯錯也是一種經驗,鍾易宏說。
機制與激情
最近鍾易宏的夥伴們都發現,鍾易宏「變了」,變得更有活力、更容易親近。「以前他連在家裡都要穿西裝、打領帶,一副隨時準備工作的樣子,」何靜說。現在他開始穿休閒服了,上課也活潑了!其實鍾易宏的改變還不僅於此,4年多前,鍾易宏夫婦在和陳婉芬雙皇冠大使有密切的互動後,整個領導團隊做了很大的改革,鍾易宏表示,「過去經營安麗比較強調『機制』,現在覺得『激情』也很重要,只有機制沒有激情的團隊有如一灘死水。」他體認到安麗畢竟是「人」的事業,人性面的情感訴求是不能忽略的。對於陳老師的教導與協助,鍾易宏非常感動,「陳老師夫婦及團隊給我們很大的幫助,讓我們能突破事業的瓶頸,未來如果我們有更好的成就,陳老師功不可沒。當陳老師說要來台南幫我們的時候,我們還以為她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她真的特地為我們而來,她連自己的台南會場都沒去,就直接到我們會場講課,且不收任何酬勞及車馬費。」鍾易宏談起陳老師的謙虛與無私,充滿無限的感恩。陳老師給了鍾易宏夫婦很大的啟發,進而讓他們的團隊走向改革之路。鍾易宏夫婦深知這條路會是艱辛且漫長的,但他們早已做好準備,不管挫折困難有多大,他們的決心是沒有人可以撼動的。未來,他們希望能建構一支更精準、更好的團隊,向更多人介紹安麗獨特的企業文化,讓每個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得到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發源地 的頭像
    夢想發源地

    夢想發源地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