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的單純與唯一  氣度決定寬度
在開始邁向成功之前,應先問你自己一個問題:我的目標是什麼?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那些九十八%的人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從來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他們的第一步。
研究那些已獲得永續成功的人物時,就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各有一套明確的目標,都已訂出達到目標的計畫,並且花費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目標。卡內基原本是一家鋼鐵廠的工人,但他憑著製造及銷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質的鋼鐵的明確目標,而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並且有能力在全美國小城鎮中捐蓋圖書館作為公益事業。他的明確目標已不只是一個願望而已,它已形成了一股強烈的欲望,只有發掘出你的強烈欲望才能使你獲得成功。認識願望和強烈欲望之間的差異是極為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更好的東西——如金錢、名譽、尊重,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僅把這些希望當做一種願望而已,如果你知道你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如果你對達到自己的目標的堅定性已到了執著的程度,而且能以不斷的努力和穩健的計畫來支持這份執著的話,那你就已經是在發展你的明確目標。一旦你學會如何駕馭內心裡的巨大潛能,以及如何組織已經擁有的知識的話,你就能把它們變成為達成明確目標所不可或缺的力量。有句諺語說道:「如果你只想種植幾天,就種花;如果你只想種植幾年,就種樹;如果你想流傳千秋萬世,就種植觀念!」就如愛迪生所說:「單一個觀念產生的力量,就可能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所有人、動物和引擎所產生的力量。」務必使你的觀念和明確目標發揮作用。從明確目標中會發展出自力更生、個人進取心、想像力、熱忱、自律和全力以赴,這些全都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有目標才會成功
據美國勞工部統計,每一百個美國人當中只有三個人能在六十五歲時,可以獲得經濟上某種程度的無憂無慮。每一百個六十五歲(或以上)的美國人當中,九十七個人一定要依賴他們每個月的社會保險支票才能生存。這是不是表示美國的夢想已經破裂了?這是不是表示通貨膨脹已失去了控制?是不是表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控制了美國的能源供應,因而引起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世界經濟情況對美國的生活確實有影響,在不景氣時期以及人工刺激經濟復蘇的階段內,美國人民的生活是很艱苦的。不過另有一些主觀因素,拿破崙‧希爾認為它們與環境因素同等重要。每十個從事高薪職業,例如律師、醫生的美國人當中,只有五個人活到六十五歲時,不必依賴社會保險金。你聽到這項統計數字之後,是否大吃一驚呢?不管人們在他們最具生命力的年齡中獲得怎樣的收入,但是只有如此少數的人能達到可觀的經濟成就。大多數人都幻想他們的生命是永恆不朽的。他們浪費金錢時間以及心力,從事所謂的「消除緊張情緒:」的活動,而不是去從事「達到目標」的活動。大多數人每週辛勤工作,賺夠了錢,在週末把它們全部花掉。大多數人希望命運之風把他們吹進某個富裕又神秘的港口。他們盼望在遙遠未來的「某一天」退休,在「某地」一個美麗的小島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倘若問他們將如何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回答說一定會有「某種」方法的。如此多的人無法達到他們的理想,其原因在於: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標。拿破崙‧希爾告訴我們有了目標才會成功。他說,正確的心態只是成功戰略的第一步,一旦打下了基礎,你就可以在上面建築了,而目標則是構築成功的磚石。
目標的作用不僅是界定追求的最終結果,它在整個人生旅途中都起作用,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我們給自己定下目標之後,目標就在兩個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據,也是對我們的鞭策。目標給了我們一個看得著的射擊靶。隨著我們努力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就會有成就感。對許多人來說制定和實現目標就像一場比賽,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這時我們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會漸漸改變。
選擇明確的目標
許多人埋頭苦幹,卻不知所為何來,到頭來發現追求成功的階梯搭錯了邊,卻為時已晚。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的目標,並擬定目標的過程,澄明思慮,凝聚繼續向前的力量。我們是否有一個目標或目的?我們必須有一個,因為我們難以達到你並未曾有的目標,正像讓我們從一個從未到過的地方回來一樣。除非我們有確實、固定、清楚的目標,否則我們就不會察覺到內在最大的潛能,我們永遠只是「徘徊的普通人」中的一個,儘管我們可以是個「有意義的特殊人物」。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只會到達失望、失敗和喪氣的海灘。



朋友要多,機會才會多

你去年絕對不會預料出自己今年會認識哪些「新朋友」?人的一生命運很奇怪,台灣有兩千多萬人,這一生之中你能認識多少人?我去年認識的「新朋友」人數破紀錄,超過一百人,而且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說真的,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認識他們,並成為好朋友耶!
【緣份來了,朋友就來了】英國有位哲學家說:「一個好朋友實際上使你獲得又一次生命」,因為每一個朋友都會給自己帶來全新的生活圈,也許「後果」有好也有壞,不過那也是自己可以掌握的,除非自己不夠聰明,無法分辨朋友的好壞、可留不留?上週到廈門,聽到當地官員說台灣有家電影公司要來廈門拍戲,片名是跟「痞子蔡」的小說有關,他要我回台灣幫他問看看「可以怎麼合作」?本來我是聽聽而已,也不當一回事。回到台灣次日,各報影藝版正好刊出「痞子英雄」這部戲的有關報導,原來是蔡岳勳導演的戲,我靠著在演藝界的人脈關係,沒幾分鐘就要到蔡導演的手機號碼,打過去卻不是他本人接的,可是這個人比他還大牌,當然就是他老爸-鼎鼎大名的蔡揚名大導演啦!
【英雄總是惺惺相惜】給我那支號碼的演藝界朋友事先提醒我:「老吳,人家可是大導演,你不要亂說話,如果他不認識你,你就說我的名字,或許他還記得我。」大家可能想不到,我跟蔡揚名導演都是雲林北港人,他家住哪一間我都知道,哈哈!我爸跟他爸也是朋友啦!蔡導演電話中跟我聊沒幾句話,知道我是同鄉,大致瞭解我找他的意思,馬上就直接約隔天來我公司見面,再進一步深談。你看!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過去我常看他的新聞報導,也知道他是我同鄉,哪知道自己將來可以見到他本人哪?
「不知道我們北港人也有你這號人物耶?」蔡導演看了我的著作,仔細讀了我的資歷後,很認真的給我一句好話,嘿嘿!這恭維話由他這位大人物口中說出,格外的珍貴,也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咧!今年又交了一位「有名的」新朋友了。
【我喜歡交朋友,誰想認識我?】我很會交朋友,可是我也很會選朋友,第一次見面的感覺「對了」,我也會全力去「進一步」交往下去,讓他發現我這人的「可貴」;就像蔡導演一樣,很快的他就再 約了我第二次見面,而且要請我吃飯,再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我相信他一定是這樣說我的-「吳顧問這位朋友很棒,值得你認識」。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朋友是另一個自己』,你喜歡的人一定就是像你自己樣子的人,也許你還不是那樣,但你也希望是那樣,所以你正朝那個樣子走去,漸漸的你也會變成那樣。我喜歡的人,他也應該會喜歡我,當我不喜歡他的人,他也會有相同感受,這是自然界很奇妙的現象,喜歡不管多久,都要好好把握,因為每一個朋友就代表一個新的機會。

平常的道理最有道理

像「好人有好報」,因為太平常,反被忽略了。諺語來自民間,有質樸和平直的鄉土性格,每以勸善規過為己任。譬如勸人做好人,就有很多說詞:好人常在,慢水長流;好人不怕貶,好貨不怕選;好人說不壞,好酒攪不酸;好土出好苗,好花結好果。演繹到最後,得出結論:好人有好報。好人真有好報嗎?照美國生命倫理學教授波斯特(Stephen Post)的看法,那是真的。他寫了一本書,說明何以好事會發生在好人身上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天下文化」譯成中文出版,書名更積極一些,叫作《好人肯定有好報》。有把握那麼「肯定」嗎?波斯特是言之有據的。他除了教書,還主持「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贊助四十多所美國主要大學,進行五十多項研究,得出的答案毫不含糊──「好人『肯定』有好報」。好人為善不欲人知,自然更不求回報,但回報卻自然而來。紐約市華爾道夫飯店,世界馳名,外國元首政要名流到紐約,多選住華爾道夫。十九世紀末年,中國的李鴻章也曾住過。這家飯店的身世,像童話一般美麗。一個風雨夜晚,一對旅行的老夫婦走進小城的旅館,希望租間房住一夜。櫃台的年輕服務員深表歉意的說,全部客滿。他當然可以替他們聯繫,找一家有空房的旅館,但風雨深夜,恐不便跋涉。他說,他在旅館有一房間,雖非套房,尚屬整潔,今天他值夜,用不著,兩位不妨將就一晚。次早老夫婦向這位年輕人道謝,並付房租,年輕人說,這個房間不屬旅館,他不能收錢。老人說:你是旅館最理想的員工。幾年後,這位年輕人接到老人的邀請函,附來回飛機票,請他去紐約一遊。到了紐約,老人把他帶到曼哈頓第五街及三十四街路口,那裡矗立一座嶄新的大樓。老人說,他蓋了一座旅館,請他代為經營。年輕人驚訝不置,問為什麼選上他。老人說:我跟你說過,你是任何旅館都想要的員工。老人名叫威廉‧華爾道夫‧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年輕人是喬治‧鮑德(George Boldt),華爾道夫飯店首任總經理。飯店在1931年開幕後,盛名迄今不衰。
所以波斯特的研究有一重大發現:「付出」是世界最強大的力量,是最可信賴的愛,也是快樂的主要泉源。年輕的服務員當年如不付出他的厚道與體貼,後來怎有機會在一家大飯店顯露身手?當然,做好人不是為了物質上的回饋,主要是精神上的滿足──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所謂「義所當為」。日前媒體報導,八十五歲老榮民尹殿甲,把七百萬退休俸及終身俸捐給十一個弱勢團體,自己則「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他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就快樂了。這份「回報」,對他來說,或有勝於華爾道夫飯店者。對「好人有好報」不那麼「肯定」的人,主要原因是看到有些惡人似乎並無惡報。其實,「惡人肯定有惡報」也得到科學實驗證明。貪汙腐化者應是惡人吧!根據中國大陸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貪腐之人,因為恐懼和壓力,造成免疫機能下降,較容易罹病,尤其是癌症。他蒐集的資料數據顯示,貪得愈多,死得愈快。國內研究生命科學的洪蘭教授在一次受訪中引用達文西的一句話:「充實的一天帶來好眠,充實的一生帶來安息。」還有什麼比做好人更能充實自己的一天和一生呢?內行美食家上館子,必點平常菜,因為平常的菜才最有營養。同樣的,平常的道理才最有道理。像「好人有好報」,實屬至理,但因為太平常,反容易被人忽略。

失敗有獎

這些天,兒子怪怪的,蜘蛛似地整日粘在網上。我暗自納悶:「他在聊天,玩線上遊戲,還是看影片?」下線之後,他也是若有所思,跟他說話心不在焉,宛如走火入魔。這些年來,我們彼此信任相處的默契,我在等待,他親口告訴我緣由。他沒有辜負我,謎底終被揭開,他見我經常發表文章,便下定決心,要與老媽比高低。於是,將自己的作文,貼在一家兒童刊物的約稿網裏。一次、兩次,不停地失敗,可是他不服,得到了編輯的指導後,又繼續衝刺。終於有一篇被留用,編輯說,文筆精彩,相當看好。他說:「表現得那麼神秘,只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收到這份驚喜的,卻不只我一個。到底是孩子,藏不住心事,幾乎要昭告全天下,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無人不知。班導師允諾,一看到雜誌,就給他頒發「創作之星」獎。可是,雜誌卻遲遲不來,兒子日日巴望著,郵差一來,他總最先迎上去,然後落寞地走開。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很久才出來。他告訴我,編輯在網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終沒過終審。他默默地吃飯,寫作業,洗漱。我抱著一盒漫畫書,敲開他的門。這個禮物,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卻倔強地扭過頭去不接。我說:「這是獎品,是失敗獎。」他驚訝地睜大眼睛,薄薄的單眼皮澀澀地重疊著,很顯然他哭過。我誠懇地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地向媽媽挑戰,又勤奮地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麼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他抬起頭,頓時眉宇舒展開來。第二天放學,他開心極了,說大家都羡慕他有這麼酷的媽媽,居然給孩子發失敗獎。而那個失敗在孩子們眼裏,竟然也變得光彩奪目了。我做飯,兒子翻看著桌上的《讀者》,裏面轉載了我的《親人節快樂》一文。兒子發現雜誌設了一個<最受讀者歡迎的文章獎>,可以透過發訊投票。他一下振奮起來,預備在親朋好友間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說:「兒子,這不好吧,如此興師動眾,萬一失敗了,媽媽該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媽媽,別怕失敗,失敗了,我也給你發獎!」我暗自慚愧,我們這些大人指導起孩子來,個個都很權威,一旦遇到同樣的事,最缺乏勇氣的往往是我們自己。新一期《讀者》上市了,兒子拉著我,急急地去看獲獎名單,看一遍,沒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沒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說:「媽媽,我們又失敗了。」聽到這個脫口而出的「我們」,我心裏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陽光,灑落心底,原來,有愛的人在旁邊,連失敗都有甜蜜的滋味。第二天,我剛起床,兒子就高喊著口令進房來。他昂首挺胸、踢正步敬禮,然後,舉起一個紙筒,開始發表莊嚴的頒獎演說。可是,剛開頭就忘了詞,他滿臉尷尬,乾脆直接把獎品塞給我。那是一個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嬰兒此起彼落地嬌憨、無邪笑聲,極富感染力,我們倆爭著去捏,刹那間笑聲滿屋。兒子的生活,竟漸漸變得精彩紛呈,隔些時候就有最新消息播報──數學測驗成績不佳、口語比賽獲獎、乒乓球賽慘遭淘汰、競選音樂課代表大獲全勝……勝了,由學校發獎,輸了,由媽媽發獎。他愈戰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戰,都有無窮樂趣。他的班導師對我感嘆,你兒子變得好勇敢,愈來愈讓人刮目相看。早餐桌上,我問道:「連班導師都刮目相看了,是你改寫了金氏記錄,還是改變了全球氣候?」他說:「我給老師發了一個失敗獎。」失敗獎都給到老師去了,原來是這個舉動引人側目與驚嘆,我不禁戲謔著說:「如果下次你要給外星人發失敗獎的話,一定要邀請我去做觀禮嘉賓喔。」沒多久,我接到一個遠從珠海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去年學校剛畢業,曾在兒子的班裏試敎。某天早上由於扁桃體發炎、高燒,再加上緊張,課上得一團糟,實在撐不下去,他狼狽得想逃。他在學生們面前告解:「這節課太失敗了,我知道自己不會被錄用,我們提前下課吧。」說著,年輕的淚,就那麼當眾落下。忽然,我的兒子舉起了手,對新老師說:「我們家有個失敗獎,無論誰失敗了,都可以領獎。因為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新老師頓時傻了。兒子給新老師的獎品,是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麥克風》。先是他一個人唱:「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後來,孩子們漸漸都站起來,跟他一起唱:「有誰成功沒下過苦功,有誰出生就拿著麥克風?」歌聲越來越響亮,連評委老師都不禁動容。而那位失敗者,在向孩子們鞠躬時,已是淚流滿面。他說,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獎品,他發誓,一定要成為最好的老師。臨走時,他記下了兒子的電話號碼。「現在,我是三年級的班導師,我在班裏設了一個失敗獎,所有的孩子都相信,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門鈴響了,郵差送信進來,是給我的一本雜誌和一張淺綠色的匯款單,附註欄寫著──「最受讀者歡迎文章獎」,我急忙翻開書,我竟然是第一名,原來,獲獎名單要隔兩期才會公佈。「我們都成功啦!」兒子用他的鼻尖,緊緊抵住我的額頭。歲月綿長,成功、失敗我們都該好好地享受,只要有顆勇敢的心,無論遇見的是什麼,都是生命一場又一場的豐厚的恩賜。即使失敗也沒關係。許多孩子有遇上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的通病,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論如何鼓勵或斥責,都不太能夠發揮效果。要使孩子擺脫消極內向的個性,必須先教導他們「失敗的價值」。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身的挫敗經驗,告訴他們自己從中學習到的事情,促使孩子效法父母,慢慢不再畏懼挫折。

三十而立競天擇孤身一人蕩天涯 中國安利皇冠大使-鄭皓天

浩瀚的南太平洋邊,風和日麗春色無邊。六度的春秋,也就這樣靜靜得從他身旁滑過。鄭先生1989年到澳洲,當時他都快30的人了,還是個孤獨客,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餐廳每天盼黑夜。他總是覺得不是個長久之計,老華僑雖然取得了居住權,窮苦的日子仍然是擺脫不了。雖然在他回到中國的半年後,與他一起留澳的學生都取得了綠卡,但他一點不羡慕,因為他明白,如果貧窮,就算是去到世界那裡都一樣。那張綠卡,在心目中已不再是一個希冀,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素來俱有的樂天派.不在乎自己的得失他雖然在澳洲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自費留學生,和其它人一樣努力的一邊學習一邊打工,他在生活上不管是順是逆,依然是笑口常開,心明眼亮且坦然自若。人生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抉擇。1993年,鄭先生在澳洲整整四年了,他還是普通的再也不過的服務生,不過,在這個時候,他選擇了安利。第一次聽完周先生一場Opp後,他幾乎只憑藉他的直覺,相信安利是個很不錯的生意,遠景是很好的。有時候在從事安利開始之時就那麼一個簡簡單單的想法也是挺好的,沒有任何思想包袱掛在心裡頭,反而會輕裝上陣。從鄭先生選擇了安利的那一刻起,他並不知道這就意味著他的後大半生將與安利牽掛在一起了,而他也是無法估計到他今天會取得了這樣令他不能想像到的非凡成就。而即使在將來的路途上,他仍然是無法估計他的安利事業會延伸至何時何地。但是,不管是現在或者將來,他始終如一的相信:抉擇一定要放在努力的前面。
“信”字何止值千金雄心壯志繪高樓
在1995年3月,鄭先生毫不遲疑地追隨周志堅先生回到了中國。他決定就在自己的家門口先打好基礎,開始拓展自己的安利事業。一切皆從零開始,三十而立,正是男兒志氣磅礡之際。儘管他如此兩手空空的回到佛山老家,但家裡人看他帶著滿懷信心、熱情洋溢的創業勁頭回到家中,都很支持他去創業。不過,他們雖然參加了,但沒有一個人跟他並肩作戰。這倒也不奇怪,因為當時鄭先生也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也是一片迷惘的樣子。除了心裡那股樂觀、自信以外,他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從何去著手開拓安利事業。當初他雖然不太清楚安利的前景,不過,他內心渴望成功、追求成就感和朦朧的理想是他的最大動力。如果不是骨子裡的認同,內心裡認同,他是很難成就現在如此的事業。
像鄭先生他所說的那樣:去西藏拉薩朝聖的教徒,心中的那股信念一定是非常的堅定不移,一步一個腳印,行一步,必須五體投地。信念就是沒有看到結果,就預想到結果。信念在心中是要無比的堅韌不拔的相信。因為依他當年的條件,經濟差、能力不強等許許多多的不利因素都出現在他身上,但促使他的動力是源於他的信念。他是個非常相信領導人的話的好兵。自己不會帶兵,但會帶路。就這一個“信”字植根於他心中,令他安利事業的根紮的遠遠比旁人深。於是,他逢人就講安利。他第一個月的業績是9%,第二個月是15%,第三個月是18%,第四個月是21%。第一年到泰國旅遊就帶了7個人一起去,可見他的業績相當穩健如磐。從那時候開始,他一直保持著這樣驕人的個人業績迎風而上。卓越的傳統可以繼承,而成就需要自己打造。只有懂得自己幫自己,才會獲得最大的成功。在1996年他就開始拓展順德、南海附近市場。帶著一股年輕的衝動與勇氣,1997年,他又征戰上海。在這一片陌生的天地裡。好馬也曾失蹄時,何況正在途中奔波。不過,這一行程,給他們也累積了不少經驗。1998年整頓時,他北上河北唐山,顛簸30多個小時到了北京。再花了8個多鐘頭去唐山。他如此持續了將近一年。他還南下海口。之後在1999年開拓深圳市場,將安利事業的重心移至廣州。經常是在10點半從火車站坐車到佛山,轉中巴在深夜兩點回來。如此的轉輾於廣州與佛山等地之間。他就是這樣持續著努力著用一塊磚一塊磚的鋪墊著他心中的高樓,從來沒有一絲的動搖與氣餒。因他相信安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對他來說,性格決定命運,他自小就很有抱負,只不過是好高鶩遠、不切實際而已,年輕時的他敢於到處闖蕩天涯,年輕的心是活潑的,喜歡團隊的、集體的生活,喜歡被人認同,喜歡站在臺上分享,雖說這都是年輕人的虛榮心。當歲月至此,也已是春華秋實的光景,他已經更加成熟、開朗、積極樂觀。多年的奮發向上,他的能力不斷的提升及進步,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與他們愉悅的分享,如兄弟般的情誼,都在一起並肩戰鬥,同舟共濟,取眾之長,又長於眾。而且他經常得到前輩們的指導,指引了他的思維方向,開闊了眼界,放大了思想格局。一個人的成與敗,有時候並不僅限於能力,而在思維方式中就有很大的區別,他始終不渝的堅信: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他知道,一定要永遠走在浪潮的前面,才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何況,他骨子裡的那股積極樂觀的性格使他無論從事何種事業時都能笑對人生,一泯笑盡心中事。
偶通知音,難得生平攜手共進
2000年初,鄭先生遇見了他的另一半羅文斌小姐,這一切皆緣于安利。羅小姐是80年代學財會專業的,不甘心家裡貧窮,想通過自已的努力創業來出人頭地。剛畢業一年就出來做個體戶,一年半後賺到了第一桶金。當時她看到80年代的深圳剛剛百業待興,機會是相當的好,就到了深圳搞裝修工程。年紀輕輕的她在短短的一兩年內迅猛的把業務擴張開來,人際關係也非常的廣泛,生意相當的紅火,甚至被旁人稱為“女強人”。不過,隨著生意圈的擴大,應酬也變得越來越多,恭維聲也塞滿雙耳,自己也變得飄飄然起來,目中無人,自以為是,心態也變得非常的浮躁。在1998年,接下了一個五星級酒店的承建工程,但花在應酬的時間上更是無數,除卻酒桌上的朋友外,身邊幾平是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而更甚的是,在後來酒店經營失敗後,更是找不到一個知心朋友,都是如煙雲般消散。她又是從零開始,尋找機會。畢竟,年輕是個資本,還輸得起,也放得下。她接著又去開餐廳、開酒樓,居然在鼎盛時高達四家酒樓。還有投資了一家大型的通訊公司。繼而又開網吧,把通訊公司發展成連鎖店。由於同時經營著不同行業,她從早到晚的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幾乎是親力親為。後來又以外商的身份開了一家合資廠(她在早幾年已移民至加拿大),搞電子與服裝出口。她多年來在商海裡打拼,身心極是疲憊,沒有一絲的安全感,從來都不敢停下來,危機感重重,壓力更是逼上眉梢。而正在此時,一個偶然的問路機會,讓羅小姐接觸了安利,沒有風險的事業當然要去嘗試一下。何況羅小姐也是在不斷尋找機會的人,對新生的生意機會何容輕言漠視。她憑藉著商人的眼光,決定先兼職嘗試做安利。一開始,她把公司的很多員工都介紹加入安利,但是他們只是應付而已。不過,羅小姐並不氣餒,這與她所經營的生意比較之下,這些可謂是片毛鱗角的芝麻小事。而她與別人遠遠不一樣。她既要把心思放在多家的公司和酒樓的經營上,又要兼顧從事安利,在她的百忙之中壓擠出來的時間僅限子見縫插針的作法也能上了銀章,足可見她是素來勤奮於事、著眼於時間觀念的好習慣。在一場會議上,鄭先生作為一名演講嘉賓與羅小姐相識,從相識到相知,他們走到了一起,在安利事業裡攜手並肩。知音難求,曲和調諧。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扶搖直上九萬裡永不言退快樂生活經過磨難的人,才是最有財富的人。在歷經創業初期後,鄭皓天與羅文斌夫婦感覺到若要擴大自己的事業,必須有自己固定的辦公場所。於是分別在佛山和廣州租下了一個規模較大的中心,吸引了更多的白領階層的夥伴們與他們一起並肩前進。當你還沒有看回報時,看不到過程會給你帶來最後的結果和希望時,你仍然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做好你自己的事。在他們事業有成之時,羅小姐也慢慢結束了手頭上的傳統生意,他們夫婦把腳步邁的更快更大。夫唱妻和,對羅小姐來說,頗是感慨至深,事業的成功,愛情的幸福,就算再忙一點,累一點,心裡都很是踏實。當她看著目標一個個的實現,一種欣慰感油然而生。特別是從她先生的身上感受到的那些樂觀的處事方法,他開朗、活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從來不會被困難嚇倒的精神,令她受益匪淺。他們夫婦倆每一天都朝著共同的目標與希望邁進,每天都勤勤懇懇的去追求、創造自己的事業舞臺。沒有了昔日的浮躁,沒有了年輕時自以為是的心態,變得更加謙和與平淡,心境上更是明朗。而且,以前的女企業家只懂得賺錢。現在,她來到安利這個環境氛圍裡,不但學會了理解別人的苦衷,而更是懂得共擔風雨,共同創業所帶來的歡樂。在安利中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汲取知識,充實自已,提升自已,攀登更高的事業高峰。學會了包容,坦誠相處。在安利這所“大學’裡,本來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學習環境,沒有安利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他們的成績在一年一年的遞進,業績異常的優異。遍及廣東、四川、海南、河北等主要省份,延續及其它的各大中城市更是無數。
龍行天下,鳳舞九洲
一連貫的驕人業績,無不來自他們兢兢業業的事業成功是一個慣性,是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是持續型的,同時在看著夥伴的成長與不斷的突破,他們心中感到無比興奮。鄭皓天與羅斌夫婦的目標還長著。永不言退,沒有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而是當成一種娛樂、興趣和快樂一種承諾,一種責任。夫婦倆在今天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同時,最為感激領導人。他們都是鄭浩天與羅文斌夫婦生命中的雕塑師,給他們很多成長的機會,很多的指點,他們是永志不忘銘記於心。命運不是在等待,而是要靠自己去把握。在他們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兼有,更有名利擁有的今天,對事業的追求更是百尺杆頭更進一步。
一種使命感的驅使,他們把安利當成—輩子經營的事業。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將會成就更輝煌的事業格局,足跡將會踏遍全國大江南北,歡聲笑語灑遍神洲大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