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利如霧霾一樣,有時顯眼易見,有時深藏不露。勢利或勢力是俗人常態,是慢性之毒,卻影響著人們身心健康。不經意,因為一句惡話、一個冷眼、一次歧視,可能換來一個鄙視的眼神,可能遭受一句粗語辱罵,也可能引發一場肢體衝突。很多事情都具有因果的,當時若不爆發,留下的隱患或更變得難以預料,會造成一些影響,甚至造成慘重損失。旭珍老師常告訴我們「你可以用愛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小氣與小心眼,只能讓路越走越窄,自損招牌而已。一隻老鼠壞了一鍋湯,是因為惡小危害大;一點墨水,變黑了一盆清水,是因為黑墨的擴展。一杯水,可以使一個餐館倒閉,你相信嗎?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些故事,總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和思考,讓我們在靈感飄飛的瞬間體驗茅塞頓開的感覺。也許有些故事我們沒有看過,那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品味。也許有些故事我們已經看過,那就讓我們用厚重的歲月積澱去溫故而知新……
那是一家速食店,地處鬧市,生意興隆。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子抱著小嬰兒來到店裡,她想為孩子買點喝的。不過,滿店都是可樂、雪碧之類的冷飲,實在不適合小嬰兒。左看右看,她終於發現,店裡有台飲水機,裡面的純淨水,倒可以讓孩子喝一點。於是,她試探地問服務員:“你好,能給我一杯水嗎?”服務員看她一眼,隨口說道:“拿杯子來。”她一愣,趕緊說:“對不起,我沒有杯子。”“那不行。”服務員的回答異常簡潔。
“拜託了,用店裡的杯子行嗎?我付錢。”她繼續懇求道,“孩子渴得厲害。”“杯子不單賣,你買杯飲料吧。”服務員的聲音中明顯地多了幾分不耐煩。“孩子不能喝飲料,就請你給我杯水吧。”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了。這一次,服務員沒再理她,而轉過頭去,接待下一位顧客……
那一天,年輕的女子帶著嬰兒到家後,就和鄰居聊起了當天的事情。聽了她的遭遇,鄰居很是氣憤:“這家店太刻薄了,以後我是不會再去了。”“是啊,我也肯定不會再去的。”說完,她們各自回了家。
鄰居是位中學老師,學校就在速食店的旁邊。第二天上班後,鄰居就和同事們說起了她的經歷。大家一聽,感慨不已:“太過分了,連杯水都捨不得。”“這樣的店,最好倒掉。”“是啊,是啊!”……再和學生聊天時,老師們都會提起那件事,然後叮囑一句:“你們以後最好少往那跑。”同學們回家後,紛紛和家人說起那件事,末尾還要加上一句:“我們老師說了,以後少到那兒去。”
速食店依舊天天開門,迎接四方來客。只是誰也說不清,是從哪一天開始,餐廳開始變得冷清了。而在以前,餐廳幾乎是日日爆滿;尤其是周末,那些穿著校服的學生們,總是在櫃檯前排著長隊。可現在呢,店裡很難見到那些年輕的身影了。學生少就少吧,可奇怪的是,其他的顧客竟然也很少光臨;偶爾有人光顧,也是買了東西就走,很少在店裡坐一坐。店裡的座位,大多都是空蕩蕩的,看上去,整個餐廳,死氣沉沉。
為了改善營業狀況,速食店推出不少新措施:有獎就餐,套餐打折,贈送禮品……但這些活動,只能在短時間內聚攏人氣,要不了多久,店里便冷清依舊。
漸漸地,又有不少餐廳進駐鬧市,在速食店的前後左右,多了水餃店、麵條店、豆漿店……速食店的生意,更是每況愈下。
終於有一天,速食店黯然關了門。當店裡的員工收拾東西離去時,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這個不幸的結局,就始於一杯水的冷漠。
一杯水,竟然導致一家原本生意興隆的店面最終關門,說來難以置信,但誰又能忽視一杯水的力量呢。看似不起眼的冷漠,也會傷害人心。不積善則不積財,忽視顧客,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飯碗!
一杯水只是舉手之勞,卻能溫暖人心。那就讓我們多一些善心和關愛,少一些刻薄和冷漠,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這個故事,是典型的因小失大的事例,說明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循環。日行一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日行一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
三國時期,劉備曾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須要做;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