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mwaydream/1387936827-311810550.jpg)
過年的時候有好幾部好電影上映,站在一排新上映的電影看板前,我的另一半問我要想看哪一部,我們全家人選了喜劇味十足的「大尾鱸鰻」,除了我沒有選布魯斯威利,也沒有選周星馳的電影,也不是世界名著「悲慘世界」,我毫不猶豫的選了「志氣」,我關注這部電影已經很久了,在我的內心當中我一直被拔河這項運動所感動,因為是非主流的運動,所有的運動都是往前衝刺爭取勝利,只有拔河卻是要一步步的往後退,當預告片出來比賽的「下」喊出來兩隊開始比賽,我的心就開始激動起來。旭珍老師常告訴我們「團隊的目標就是共同的目標;團隊贏大家贏、團隊輸大家輸;如果我們不能成為領航者,就會成為團隊的絆腳石。」書中的郭教練說的:「沒拚過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拚了才知道你們的價值在哪裡!」拔河的團隊精神是一致的,大家同心協力認真把繩子拉直,撐住不放,誰可以撐到最後誰就是贏家。敬佩她們的努力、她們的堅持、她們的不放棄,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志氣」這部電影,或是看看這本書,相信一定會得到一些啟發,感恩!
不放手,直到夢想到手:景美拔河隊從九座世界盃冠軍中教我們的二十四件事
繩力女孩說:從小,我學過很多東西,每一樣都中途放棄,唯有「拔河」,我如今還握著。
郭老說:努力去做,做到最好,才會從零到有。我們不能預計別人有多強,但我們能掌控的是自己。
一群只能握住繩子、不能放手的女孩,一位總是大聲斥喝、凡事都管的教練,一段充滿志氣、凝聚與希望的黃金歲月。
拔河,是服從、是志氣、是喜悅、是團隊精神;同時,也是這群女孩們的未來。
拔河教女孩們的二十四件事,也是女孩們教會我們的二十四件事。
繩力女孩說:教練說我可能是全世界最矮小的拔河選手,不過沒關係,我人小志氣高!
郭老說:無論是什麼樣的選手,都一定能上場,都有贏的機會。
繩力女孩說:記得學姐和我說過,妳的手是景美的手,不單單是自己的,所以請照顧好它。
郭老說:受傷,表示學生不認真、沒有做好自我保護,我知道沒有人願意,但是運動選手除了求勝,還得讓自己遠離危險。
關於繩力女孩&郭老(教練)
2010年2月,在義大利,郭老與景美拔河隊的女孩們踏上了世界舞台。
一群16到20歲的女孩,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一吋吋地將粗重的繩子往後拉;穩住腳步,均勻呼吸,用忍耐、孤獨、疼痛、壓力,換得了近三年15座的國際比賽冠軍獎盃。
有人說她們是「台灣之光」、有人稱她們為「繩力女孩」,但女孩們口中的郭老、心目中的第二位爸爸,耳中總是充斥著他的怒吼聲、令人又愛又恨的教練說:
「她們只是一群不能放棄任何機會,一定得奮勇向前的過河卒子。」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mwaydream/1387936828-2353832259.jpg)
拔河,是志氣
教練告訴我:「妳可能是全世界最矮小的拔河選手。」
我也跟教練說:「沒關係,我人小志氣高!」──李洳君
看見女孩們的志氣
景美拔河隊絕不是一個以「重」取勝的團隊,這是一種誤解。
女孩們對於增重的必要性很早就有了體悟。國三升高一,看似只是一個暑假的差別,但是對選手們來說代表了跨越四十公斤的一個級別。在國際賽事中,女子五百公斤、五百四十公斤已經是世界標準,歐洲盃甚至各增加了二十公斤做為標準,對體型較矮的亞洲人更形吃力。選手在增重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做重量訓練,讓新增的脂肪盡可能轉化為肌肉才有力量,因此女孩們即使變胖了也不可能偷懶。
由於統一住校的拔河隊員們的膳食與一般生沒有兩樣,增重的不二法門就只有:多吃白飯!
我時常叮嚀學生增重時要顧一下自己的健康,另外將中午餐廳多的白飯留下,再買了一只鍋子,讓受傷無法上場練習的選手幫大家換口味做成炒飯或者當作宵夜加餐。這群女孩也配合度十足地,一口一口的把飯往嘴裡塞。
二00九年在義大利世界盃選拔賽之前,我們面臨了是要力拚五百公斤的自費量級,還是要越級挑戰五百四十公斤公費量級的抉擇。其實我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無論如何要說服她們增重跨級,只不過增重實在辛苦,我想由小孩子們自己說出來會好一點。
這群潛力十足的女孩,或許拿不出錢來出國參加比賽,但是她們拿出了自己的志氣,一致通過的要挑戰五百四十公斤量級。一口答應全力增重,沒有第二句話。於是一邊吃、一邊讀書、一邊練習,每天晚上練習過後,隊長向我報出上場選手的體重加總數字,等到九點學校門禁時間一到,我不得不離開學校之後,大家還得用練習完剩下的力氣,努力再吃!
互相感染的志氣
那一年的後位足足增重二十公斤,替一些一直吃不上來的隊友減輕不少壓力,雖然在這個過程裡,曾被不知情的班上同學揶揄,她也會嚷著說自己不能再胖了,但是看到其他隊友吃得很痛苦,卻又笑嘻嘻安慰大家說:「沒關係,我多吃一點,反正我是易胖體質嘛!」女孩們的早熟和毅力,我全都看在眼裡。
當集體目標達成後,為了在比賽中獲得優勢,通常全隊的體重會超過標準,然後在比賽過磅前的一至兩天開始少吃、少喝,補充維他命快速地減重;之後利用過磅後到正式比賽中的幾天空檔,快速的把體重吃上來。所以吃,不是終極目的,如何有效、安全地快速減重,才是選手們的必修課。
在二0一0年義大利室內賽拿到世界冠軍回臺灣之後,我們只有短短一個禮拜的時間,得減掉四十公斤參加亞洲盃選拔賽。我利用了帶隊到南投高中移訓的空檔,自己測試進烤箱快速脫水後、再接著跑步一小時,看看會不會體力不繼。試驗的效果覺得身體都沒有異狀也還能維持體力,才開始讓學生們去試。靠著這個方式,全隊減掉三十一公斤後,再換掉一位比較重的選手,最終,我們贏了選拔,也順利抱回亞洲盃金牌。
一場心理素質的戰爭
體重輕,或許可以勉強靠著吃積極增加體重,達成目標;但年紀小、經驗不足的缺點,就只能靠心理建設來補強了。雖然新制拔河比賽在量級上有嚴格限制,每支隊伍的總重量在過磅前都必須在標準值以內,不得超重。但是西方隊伍的身高平均在一百七十五公分左右,每個人的體脂肪約在百分之二十上下;平均身高只有一百六十幾的亞洲隊伍,為了盡量接近量級標準,增重後的體脂率將上升到三十一上下,最高的甚至接近三十九(以台師大、國體大、景美女中為例)。在肌肉少、脂肪多的狀況下,自然肌肉的負擔大,能施展的力氣就小,所以雖然兩隊總重量相近,身材矮小的一方,在先天條件上還是吃虧的。
想要做到不畏懼,「信心」絕對是神兵利器,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一旦自心底湧現以後,硬是能讓人勢如破竹。
每次提到「信心」,很多人都認為我在說大話,哪裡那麼神奇!當然致勝的前提,還是平日有正確和足夠的練習,否則光說不練,就算是信心破表也沒有用。像我們常常遇到在比賽中逆轉勝的情形,所倚仗的,也就是不畏懼失敗的信心。
二0一0年南非世界盃室外拔河賽,當矮小稚氣的東方女孩,在預賽遇上了近五年來從未輸過半場國際賽事、當時世界第一的瑞典隊,選手們也是慌成一團。第一局雙方拉了將近三分鐘,中華臺北輸了,選手形容「感覺就像拉到快要死掉」一樣,我很快地再幫選手們重新整理一次戰況,到了第二局,居然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我們解決了這支世界勁旅!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信心不再的瑞典隊,不但這一場潰不成軍,在預賽中遇到了其他四強以外的一般隊伍,竟然也失去往日丰采,輸了一場。
在國際大賽裡,當每個隊伍達到一定的水準,大家實力相當之際,勝負關鍵不在於比技術、是比肌耐力,而是要看誰的心理層面好。只要能排除心底深處對「輸」的恐懼,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事實上,形容拔河是一種比力氣以及意志力的競賽,一點也不為過。
殘酷一點的說,想培養選手更高的心理素質,就必須參加更多的重大賽事、承受更大的臨場壓力,這一點是再怎麼閉門苦練都無法比擬的。甚至可以說,參加十次國內比賽的抗壓性鍛鍊,遠不及參加一次國際比賽的多。
以我一個選手為例,她在國內的大小比賽可說是經驗豐富了,二O一一年第一次到中國參加冶力關邀請賽時,一見到現場參賽隊伍眾多、觀眾人山人海的大場面,還沒開始比賽就被嚇到了,與中國第三名的隊伍進行比賽,拉贏第一局後,竟然哭了起來。氣得我把她換下場休息,不准她再繼續比賽。
經過不停地在國內外比賽磨練之後,她在二O一二年的瑞士世界盃室外拔河賽,有很好的表現,成為真正的世界冠軍選手。愛哭的她,現在偶爾還會在拉贏比賽後,偷偷掉眼淚,但是我知道,她的淚水已經從畏懼昇華為喜悅,鐵血教練我,就暫時爭隻眼閉隻眼,讓她哭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