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許對自己都有一個很模糊的期待,比如我五年後想成為一個作傢、或者五年後結婚、生孩子、工作很順利,但是有多少人真的了解這句話,在每一天都努力做一些改變的呢?比如想成為作家,你有付出每天的哪怕10分鐘看會書、或寫文章嗎?自己也是屬於隨遇而安的個性,但是文章中很直接地擊中內心,是因為大部分時候都內心清楚,我會忘記那個目標,因為這樣就乾脆不規劃。老師常告訴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因為你三年前的選擇,而今天的選擇,將決定你三年後的生活。」如果現在的工作再讓你做十年,那是什麼樣子,是你想要的嗎,問問內心的自己就會有答案,以終為始思考:以目標為依歸,追求自己的人生。我們出門前都知道,要根據目的地,事先查清楚哪條路最近,才不會走冤枉路,但換到追求人生的成功,我們卻常常沒有經過同樣仔細的思考,盲目地隨波逐流。夢想一定是要有的,而且必須是要實現的!從現在開始計畫,感恩。
五年後的你,做什麼工作?和誰在一起?年收入多少?有沒有孩子?
有天,崔老板問我,你想過五年後要活成什麼樣沒有。
就這個問題?Soeasy啊,身為一個雞湯天后,這種問題不是常規的麼?
然後我說了一大堆形容詞,什麼篤定自持之類,她含笑搖頭:太虛。就告訴我,五年後,有那麼一刻,你想穿什麼衣服,是什麼髮型,開的什麼車,年收入多少,在哪裡,做什麼,和誰在一起。
我一怔。那一刻,我居然開始支支吾吾起來。
原來,每個人對自己都有期待,但是,我們少有人把自己安排妥當到這個地步。
可她告訴我,五年前,她給自己一個畫面。她要穿駝色maxmara大衣,簡約長褲,拎黑色大包,黑發,淡妝,和自己的簽約作者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喝一杯咖啡,談作者的個人規劃。不為生活費發愁,只為更好的理想而生活。
和那天站在我面前的她不差毫分。我簡直要感動哭了好麼。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可我們連那個自己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可五年來,她給了自己一個模子,然後生生逼著自己一步一步地嵌進了那個畫框。
如果你期望那一天是瘦的,那麼從現在的每一天都要為那個自己少吃一點;如果你希望那個自己穿著最喜歡的那個牌子,那麼現在,你就要為了買下那個牌子而賺錢。
每一天,都要朝那個樣子走過去。更重要的,每一天,都要為那個自己做些什麼。
不由得說,這件事,對我是有震撼的。甚至逐漸改變了我做事的方式。我以前,是一個多麼不喜歡做計劃的人。認為隨遇而安才是美好姿態,任歲月推我走才是人間正道,可現在,我不想那樣了。
今年起,我甚至擁有了人生第一本手賬。
看,每個人來到自己身邊都是有原因的,像崔老板這樣的人簡直就是猴子派來督促我掙錢的。
原來,一個人對自己的期望要做到這樣細致,才不會一不留神就走到回頭望的地步,卻發現自己從未改變過。
我才發現,以前的自己不敢做計劃,是因為大部分時候都內心清楚,我會忘記那個目標;更重要的,我害怕失敗;我懶,我不想為那個白日夢具體到某一天都要和自己死磕。
可是今年,我做到了。從減重4公斤開始。我每天早晨秤體重,精確到小數點。泡久了健身房,常有人問我:雅姐,你那麼喜歡堅持運動啊。
我不喜歡運動,我只是喜歡堅持,以及渴望。我通過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明白了“每一天都要為自己做點什麼”。
某天,一個朋友對我說,現在好窮,希望2016會好一點。
我頓時崔老板附體:我問她,怎麼好?2016,你要月收入多少?嫁出去?去哪個地方旅行?能不能買車?
她支支吾吾起來,一如那天的我。
當天下午,我陪她在車裡愉快地做了一個計劃。她想讓收入翻番,有哪些可以增收的渠道。哪些東西是2016堅決要剁手不買的。然後明天,她就準備再去找一份兼職。
她說:行不行啊!我說:你要去做啊。
從那天起,我就很搞笑地變成了第二個崔老板。只要有人對我說,自己太窮,太胖,太不好,到了第三次,還在念叨的時候,我就再也不管她的事。
因為有些人,她們將這樣念完一輩子,也不會真正為自己做點什麼。
最後我想到演員周迅,她曾寫過一篇文章《想想十年後的自己》:
十八歲之前,我是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那時我每天就在浙江藝術學校裡跟著同學唱唱歌,跳跳舞。偶爾有導演來找我拍戲,我就會很興奮地去拍,無論多小的角色。
如果沒有老師跟我的那次談話,那麼也許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知道周迅是誰。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專業課的趙老師突然找我談話:“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於未來的打算嗎?”
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師怎麼突然問我如此嚴肅的問題,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老師問我:“現在的生活你滿意嗎?”我搖搖頭。
老師笑了:“不滿意的話證明你還有救。你現在就想想,十年以後你會是什麼樣?”
老師的話音很輕,但是落在我心裡卻變得很沉重。我腦海裡頓時開始風起雲湧。沉默許久,我看著老師的眼睛,忽然就很堅定地說:“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同時可以發行一張屬於自己的音樂專輯。”
老師問我:“你確定了嗎?”
我慢慢地咬緊著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長的音。
老師接著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著算回來。十年以後,你28歲,那時你是一個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同時出了一張專輯。”
“那麼你27歲的時候,除了接拍各種名導演的戲以外,一定還要有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
“25歲的時候,在演藝事業上你就要不斷進行學習和思考。另外在音樂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
“23歲就必須接受各種培訓和訓練,包括音樂上和肢體上的。”
“20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作曲,作詞。在演戲方面就要接拍大一點的角色了。”
老師的話說得很輕鬆,但是我卻感到一陣恐懼。這樣推下來,我應該馬上著手為自己的理想做準備了,可是我現在卻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沒想過,仍然為小丫鬟小舞女之類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覺得有一種強大的壓力忽然朝自己襲來。
老師平靜地笑著說:“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對人生缺少規劃,散漫而且混亂。我希望你能在空閑的時候,想想十年以後的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到底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如果你確定了目標,那麼希望你從現在就開始做。”
以後,我從藝校畢業了,老師的話從那天開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後的自己。是的,當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整個人都覺醒了。
從學校畢業後,我忙於接拍各種各樣的影視劇。我始終記得,十年後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對角色我開始很認真地篩選。後來我拍了《那時花開》,拍了《大明宮詞》,我漸漸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師和我談話後的十周年,我不知道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其實你也和我一樣。如果你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十年後我會怎麼樣?”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時刻想著十年後的自己,你會朝著自己的夢想越走越近。
你也可以試著問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抓緊時間規劃下自己想要的未來吧。有夢想不夠,有規劃也不夠,勇於踏出第一步至關重要。
作者:艾明雅,雞湯界傲嬌派掌門人,專業治療各種擰巴人、慫m子,360度緊致提拉你的人生姿態。專欄作者,代表作《閨蜜》、《嘿,三十歲》。微信公眾號:艾明雅(id:aimingy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