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的社會,一定會淘汰不爭氣的人,這真的是千古名言,松下幸之助先生說過,一個人會不會成功,就看他晚上七點到十點在做什麼,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旭珍老師常說:人生有兩大悲哀:結婚之後不再戀愛,畢業以後不再學習。拒絕學習,就是拒絕成長。所以,我們常有這樣的經驗,和朋友或同學聊天,永遠都在聊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是聊著聊著只是敘舊,卻聊不到未來的夢想,因為並沒有同步學習成長,所以,當一個人想要改變不被淘汰,卻不願意撥出時間來學習的人,不學習是21世紀被淘汰的八種人首選第一的人。這篇文章的每一句話如果能夠細細去讀,真的都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分享給每個想要讓人生不平凡的朋友們。

不景氣的社會,一定會淘汰不爭氣的人。如何不被淘汰,只要你不在這八種人之內。假如不幸你在其中,那就趕緊提升來學習。

一、八小時之外(下班後)不學習的人(不再學習的人)

有些人雖然也想學習,但是不知道學習的方法,不掌握學習的技術。這種人今後肯定“吃虧”。

處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關鍵在學習能力的“較量”。

過去,我們把不識字稱之為“文盲”,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是想學習而不會學習的人。

胡適先生說:人與人的區別在於八小時之外如何運用。

有時間的人,不能成功;擠時間的人,才能成功。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

有什麼樣的想法,過什麼樣的生活。

有學習才有選擇權,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沒有常識,更要走進教室。

不是社會發展太快,是我們思維反應太慢,為什麼我們思維太慢,是我們沒有跟上學習。

人生有兩大悲哀:結婚之後不再戀愛,畢業以後不再學習。拒絕學習,就是拒絕成長。

家長不學習,會被孩子看不起並且和孩子有代溝。夫妻一方不學習,就會有隔閡。

學習的人如同長高的樹,自然會有高藤來纏。

一個人不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人活在21世紀,思想在20世紀,究竟學什麼?不是學打工的技術,而是學創業的本領。

思想觀念40%+人際關係40%+專業能力20%=成功

從這個公式裡找自己的短處,缺啥學啥,社會需要啥你就學啥,不只是學感興趣的,而是學有利於社會,有利於成功的。

人要有二畝田,白天是果腹的(老闆),晚上是耕種未來的(自己)!

不學習是21世紀被淘汰的八種人首選第一的人。



二、對新生事物反應遲鈍的人(反應遲鈍的人)

當今社會,“遲鈍”就會“遲緩”,落後就要挨打。過去是“大魚吃小魚”,如今是“快魚吃慢魚”。

入世後,一個人如果“思維”不“敏捷”,“反映”不“快速”,墨守成規,四平八穩,遲早會被淘汰。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都與巨大的商機掛鉤。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又都在一片反對懷疑拒絕中悄然來臨。

21世紀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趨勢有關,而趨勢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來判斷的。

誰抓住趨勢誰就抓住了未來。不學習就會把推論當結論,用已知判斷未來,對新生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最終一定被社會淘汰。

不知不覺斷送一生;所見所聞改變一生

三、靠個人能力單打獨鬥的人(單打獨鬥人)

“學科交叉、知識融會、技術集成”的現實告訴我們,在當今這個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世界裏,“孤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個人的作用在下降,群體的作用在上升。

要成就一項事業,靠個把人、少數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隊伍,一個組織,一個群體的共同奮鬥,需要眾多人智慧碰撞,團隊合作。“跑單幫”難成氣候,“抱成團”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21世紀是英雄退位、團隊進位的時代,抱團隊打天下已是趨勢

誰擁有人群,誰擁有市場

1+1=2叫數學,1+1=11叫經濟學

一根筷子易折斷,十雙筷子難折斷。



四、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傷害的人(心理脆弱的人)

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稍有不順利,情緒就降到“。”,這樣的人,在今後的激烈競爭中必然日子不好過。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漸增多,神經緊張、心理脆弱成了都市“現代病”。

因此,入世後,無論在職者,還是求職者,都應該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擠”、“抗壓”素質。

吳德貴說,在當今社會,沒有一股不服輸的“強勁”,沒有一種不怕難的“韌勁”,是不行的。

事情發生的大小不重要,而你的想法看法很重要。

事情本身不傷害人,而你的想法會傷害你。

就像第四章中小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的故事一樣,那個小和尚被自己的想法折磨的死去活來。

一則:有一天,老和尚帶著小和尚下山去化緣,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見一漂亮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便對姑娘說:“我背你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小和尚被這一舉動驚得膛目結舌,可又不敢問,就這樣走了二十里路,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傅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淡淡地道:“阿彌駝佛!出家人慈悲為善,姑娘不過一求,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呢?善哉!”。。。。。。

二則:有一老和尚帶著小和尚去化緣,路過一座很窄的橋,橋上只能走一個人,當他們走到橋中間時,發現對面走來一個少婦,這時,老和尚和小和尚已無路可退,老和尚便抱起少婦將她送回橋的那一頭,之後繼續上路化緣,又走了一程,小和尚突然問老和尚:“師傅,出家人不是男女授受不親麼?你怎麼還敢抱那個女人呢?”師傅聽了大笑道:“你是說剛才過橋的那個少婦麼?我把她抱過橋早已放下了,你怎麼還沒放下?”。。。。。。我放下了,你却还放不下。我放下了,你卻還放不下。我已放下了,你怎麼還放不下?我早已經放下了,你怎麼還沒有放下?

對不該執著的事和人,執著只是自尋煩惱,我們都是俗人,都會有執著的時候,不過當執著變成別人或者自己的負擔時,那試著選擇放下吧!

做一個尋找快樂的使者

快樂是自找的,煩惱也是。試問你:是否學會了放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