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被習慣牽制 是啟動正面迴路的開始 張老師月刊2010年7月號(第391期)逃避困難、沉溺舊習是人類的本能反應,也是生而為人的困境,但也唯有先承認這個限制,才能去改變與突破,因為渴望自我挑戰,是人的另外一種天性。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如果你只有一支鐵鎚,那麼凡事看在你眼裡,都會開始像釘子。」
自我局限讓人以為「就只能這樣了」、「還能怎麼辦呢?」,然而更可能的情況是,他擁有的不只是鐵槌,只是太習慣拿鎚子。
積習為什麼難改?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笑說:「很簡單,那是天性!」人想輕鬆、怕麻煩、不想太費力,總是在尋找捷徑。但是很抱歉,蛻變之道很長,通行證但憑「努力」二字。
我思故我在,光想不會成功
「我明天開始要早起跑操場三圈。」「下次發脾氣之前,我要先深呼吸。」「唉呀,我絕對不要再抱怨我的工作了。」如果天庭真有地方記錄凡人每天的起心動念,那麼此類訴求「改變自我」的OS,一定早就將老天爺的信箱灌爆;然而,多數的念頭都像投入池中的石子,「噗通」一聲沉入天河,丟進再多也無法築成一條橋。
「人的一生有許許多多的目標,沒有結果的就叫做夢。」許文耀表示,過去研究健康心理學的學者曾歸納出幾個一定要培養的習慣,包括吃早餐、每天運動、三餐之間不要進食、不碰菸酒、睡眠充足等,這些都是明顯對身體有好處的健康行為。按照道理,人應該會追求對自己有利的事,可是為什麼多數人做不到?
「健康行為或正面思維,需要長時間努力才看得到好處;反之,不健康行為的效果則立竿見影。心情不好喝杯酒,立刻就能麻醉自己,好用多了。」運動會促發腦啡、胺多酚的分泌,讓人全身舒暢、心情愉悅,但是在「好處」出現之前,身體先感受到疲累,一累,人就逃掉啦!光有動機不足以讓改變發生,即便有強烈的渴想和欲求,也僅是空話。
「明明知道卻做不到,或者總被舊習慣套牢,只能說:恭喜你,真的是一個『人』呀!」他笑得豁然,人與其目標之間的拉扯,直是千古課題。
人活著,運作得最快的是負向情緒迴路,而不是正向思考。
花了力氣,卻無法立即見效,人的決心就會動搖,能否努力下去,取決於「過去的經驗」和「自我調解的能力」。
「一個總是嚷著要戒菸的人,一輩子不知『戒』過幾百遍,為什麼終歸失敗?」許文耀解釋,多半是因為過去從未成功過,當他菸癮再犯,耳畔傳來嘀咕:「這次一定又失敗了吧!」於是,內心掙扎了幾下,輕嘆一聲,回頭挖出藏好的菸盒,點火,只消一個簡單的舉動,就又陷入了惡性的迴圈。
「如果失敗的次數很多,再怎麼努力都沒用,人就會停止努力。」過去的經驗烙印在腦海裡,形成無數種神經元迴路系統,其中運作得最快的就是痛苦、害怕等負面路徑。「人是動物,求生是動物的本能,要把自己藏好,維繫住安全,所以敏銳地觀察一切威脅生命的情況,而『害怕』是與生俱來的保護傘,幫助人遠離危險。」仔細想想,我們怕死、怕累、怕痛苦,也怕失去,「害怕」的情緒無時不刻運作著;為了活著,我們很難不去怕,也很難忘卻記憶中各種悲傷、抗拒、憤怒的經驗。
「負向情緒的啟動永遠比積極樂觀的反應快得多,人比較容易抱怨或陷入憂鬱,那是千百年演化而來的慣性,銘刻在基因裡,如同反射動作,不需思索就能完成;正向思考則需要暖身,不是人類習慣的事,就得花比較多力氣去做,如果啟動的力道又不夠強的話,一比就輸了。」
許文耀強調,這就是人的困境,而我們必須先承認這是限制,否則人無法看清自己的處境。「所謂『局限』,就是當你不知道它是限制時,它就限制你。」魚缸裡的魚不知道自己被玻璃困住,直到牠撞上了,才會想跳出來;同樣地,抱怨、易怒、懶散等各種壞習慣,也是囚禁人心的籠牢,非得真切地覺醒,否則很容易向局限屈服,甚至不知道是自己綑綁住自己。
將自己和限制之間清出一個空間,容納各種解決方案。
「與天性對抗,聽起來很難,卻不是怠惰的藉口。」他說負面的情緒傳導雖然比較快,但是生命不全然苦澀,回憶必然有美好,人不只會怕,同時也存在對於安平和喜悅的企求,那是蘊藏在內心的充沛能量——為自己出征、挑戰極限,是人的另一種天性。
「這是最有趣的地方,人會自我調解,一旦察覺到被限制,也會想盡辦法掙脫。」許教授以自己為例,雖然是小兒麻痺患者,行走比較吃力,但是十一年前他還能走,921地震發生時,一個人奔波災區幫忙重建,上山下海都沒問題,後來經歷了一次手術,雙腿的情況惡化,行走又更加不易。「88水災發生,我還是想去救災,可是深山路更泥濘難行,是不是代表我去不了呢?」他知道這種否定自我的慣性叫做「自艾自憐」,把自己擱在哀嘆裡,只想著「不可能」,以為保護了自己,其實情緒更糟。
撞到牆,死貼在牆角也翻不過去,如果能後退幾步,看一下這面牆有多高,也許就能看到攀爬的階梯。「我想到這十年累積的學術地位,可讓我聘請專任助理,我只要請一位男助理揹我,不就一樣能達成目的嗎?」他要努力的,不是恢復走跑的能力,而是找經費、訓練人員,還要對助理更好一點,才能當他下災區的腳。
「把心打開,各種可能性才會浮現;黏在限制裡頭哀怨難平,騰不出空間來,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被慣性繼續宰割。」而這種拉拔出可能性,覺察有利於成功的各項線索,就是解決問題的能耐。
「我以前酷愛游泳,花了好大力氣,練了六年才學會,可是腿不行之後,最怕滑倒,就不敢再游了。」從此不再運動當然不是答案,他想的是「什麼是不耗腿力的運動」。「如果你的心念正確,騰出空間,老天都會給你暗示或明示。」他笑著說,果然過沒多久,妹妹就突然介紹他做甩手功;現在每天早上,他都要甩個三十分鐘,一樣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放一把天秤在心中,開始學會做選擇。
「當你知道人類總習慣啟動負向的反應,正向的迴路則比較晚才開始動作,你就會提高警覺,去『監控』積習出現的次數;漸漸地,你會選擇要繼續依著慣性走,還是做出改變。」許文耀建議,先從培養自我監控的能力做起,不再只被習慣牽制,就具備了選擇的自由。
「只求不要太快又掉入慣性的迴圈就好。」他表示,躁進通常不會產生太好的效果,要戒菸戒酒,或是改掉壞脾氣,怎麼可能馬上成功?「不要陷入0與1的僵局,要容許0.1、0.2、0.3……的存在,重點在於逐漸脫離負面迴路的掌控,加強正面思維的啟動速度,當這兩條路徑某天到達黃金交叉點,『正』終於大於『負』,你就贏了。」
他兩手才比畫完,隨即又拋下爆點:「但是,人呀!不能太得意,因為慣性是會反撲的,有人說犯上毒癮的人,直到他死的那天,你都不能說他已完全戒除。」
這下子,不就又回到原點?他點頭,人生本是不斷努力的歷程,盡力而為,等到正面思維也成為習慣,人就成長了。
覺察練習
每天睡前準備兩把紅豆、綠豆和一個碟子,反省一天的心念、習慣、行為,「正向」丟一顆紅豆,「負向」則放綠豆。
瞭解自己看事情的態度,才知道你的「限制」在哪裡,如果覺得麻煩,不妨先丟一顆綠豆進去,因為負面迴路啟動囉!



學他賣斧頭給布希 【講義雜誌】第280期

成功是持續的熱情和永不停歇的努力
六月畢業潮在即,教育部要讓大學畢業生再受適當訓練、提昇競爭力,雖然用心良苦,但目前規畫的做法根本無濟於事,只是延緩學生進入職場的時間。就業最重要的其實在「態度」問題,與其再上課一年,不如好好想辦法改變同學們對人生的態度。進入職場一開始和學校一樣都需要學習,不同的是在學校裏錯誤通常被原諒、當掉可以重修、上課允許遲到、蹺課,允許奇裝異服;但在真實的社會裏,錯誤要自己負責、遲到早退免談、缺席可能就不用再出席,服裝有一定的禮儀等。不培養學生對人生負責認真的態度,學生永遠找不到好的工作。
有一句話說:「心若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改變;習慣改變,人生就會改變。」在美國有一個培養傑出推銷員的布魯金斯學會,它設有一個代表最偉大推銷員的「金鞋獎」,其挑戰通常是要推銷某種東西給現任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時期是要推銷一條三角褲給他,結果大家都失敗了。
布希上台後,題目換成推銷一把斧頭,很多人認為總統什麼都不缺,怎麼會去買一把斧頭,所以連試也不試就放棄了。只有一位推銷員赫伯特認為,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就可以推銷斧頭給總統,所以他開始調查研究,發現布希有一座農場,很多樹,很多枯枝需要砍除,於是就寫信給布希,說你一定需要一把既能鍛鍊身體且能砍伐枯樹枝的斧頭。最後終於成功地賣一把斧頭給布希,也獲得懸置多年,無人榮獲的「金鞋獎」。
在所有推銷員裏,赫伯特並不是最突出,推銷能力不是最好,但是他有熱情,有對推銷職業的使命感,最後終能成功。先天的聰明與智慧或許讓你一開始可以比別人快一步,但在職場最後的成功,則須靠持續的熱情和永不停歇的努力。
沒有正確的態度,沒有工作的熱情,再多留校訓練也沒有用。

佛像上的老鼠 文/郭騰尹的幸福天空

有位朋友離開了打拼多年的公司,他的理由是老闆沒有給他更明確的未來,在自認為為公司貢獻良多卻沒有得到更多實質回饋的感覺裡,他憤而提出了辭呈,決定自己一個人出來做,他相信憑他過去的人脈,他一樣可以有一番作為。
這種心情在職場裡一點都不是新鮮事,然而從一個有規模的企業員工變成一個個體戶卻並非沒有風險。在企業方,尤其是老闆們也會想:你之所以有現今的地位、收入,也是靠著公司招牌所搭建起來的。到底是誰對誰錯?我想各方一定都會有自己的論述與堅持。
朋友的經歷也讓我自己回憶起過去的歷程,我曾經當過員工,在公司裡的形象讓我獲得了許多人的尊重,但當我離開後,也倍嚐過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窘境,那時的收入很不穩定,那種不安全感讓人心情焦躁,有些對過往人事糾葛的怨懟。而後來我還是成立了公司,並進而與好友合資共創事業。到了後者,透過組織的運作,我的收入才開始穩定的成長,並且還有能力將市場擴大到大陸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我覺得企業需要人,而人也需要一家企業來展現更大的舞台,畢竟這個社會是互相利用的,人們和你打交道,大多數是為了你的位置所蘊含的權力與影響力。
舉一個寓言故事為例,我們常說「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但有一隻老鼠很聰明,選擇在一個廟裡的樑上安家,常常趁著人們不注意的時候,跑下來吃人們供奉佛菩薩的供品。當香客發現想要捉這隻老鼠時,老鼠就一溜煙的跑走,而且每次一跑到佛像上,人們就停止追逐,因為沒有人敢拿著掃帚對佛像不敬。知道人們的這個弱點後,這老鼠更肆無忌憚了,只要一有危險就溜到菩薩頭頂,那個位置成了牠最好的避風港。
直到廟方決定養一隻貓,這貓就虎視耽耽的注視著老鼠的一舉一動,當人們開始追老鼠時,老鼠瞬時又飛到了佛像上頭,卻不料腳還沒站穩,就被身後的貓兒一嘴叨下,這會老鼠嚇得臉色發白,對著貓兒說:「你沒看到嗎?當我在佛像上頭時,人們都向我頂禮膜拜,所以我是至高無上的,你不能動我一根汗毛。」貓兒聽完,就笑著說:「人們之所以不動你,是因為你所在的位置,一旦你沒有了這個位置,你將什麼都不是了。」
就如故事中的寓言,人們都需要一個位置來襯托自己,政治人物爭的就是官場上那幾個重要的位置,在朝或在野,有著完全不同的待遇。對於有位置的人,要懂得感恩,要利用這位置為自己與別人造福;當要從這個位置走下來時,也要留下美好的身影!
其實,離不離開都是自己的決定,都要為它負責任,當一個人覺得公司若少了他就會垮掉時,也要用同樣的份量去考量,若是離開了公司,你可能什麼都不是。



幸福就是老天給什麼,都是享受

文章出處/「幸福就是老天給什麼,都是享受」一書中序
世人尋找幸福,就好像酒醉的人,找不到家。到底什麼才是幸福?
擁有拉風的汽車、千坪豪宅,還是令人艷羨的財富、地位與名聲……
當我們不懂得自己去定義幸福,盲目追求的結果,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與幸福擦身而過。
有位女詩人曾說:幸福,彷彿突然嚥下一小口明亮的午後陽光。
的確,這個世界不是缺少幸福,而是欠缺發現,即使是一片落葉、一粒風沙,一杯咖啡或是路邊販賣的紅茶……
懂得在有順有逆的生命中,如實接受事情本來的樣子,享受當下,才是真正的幸福。
「要幸福喔!」是一句朋友之間耳熟能詳的祝福,可見大多數人的內心,是多麼的渴望擁有幸福。每個人都想要幸福,有人認為得到足以向人誇耀的金錢、名聲,才是幸福的象徵;有人期盼生活平靜無波一帆風順,不要任何挫折與苦難,才是幸福的王道……一輩子忙著去追求自己所沒有的,不願接受自身所遭遇的,結果回過頭來,竟然發現自己反而離幸福愈來愈遠。
星雲大師曾經說:幸福不在物質上享有多少,而是感覺擁有多少。沒有人能夠掌控生命中隨之而來的變數,但是我們可以決定面對它的態度。其實人生好像是一鍋湯,生命過程的種種際遇,就是老天賜給我們的食材,不管湯頭是濃郁或清淡,最懂得品嚐的,最享受當下的,永遠是最幸福的人!
其實,我們從來沒有錯過什麼
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女孩,在沙灘上意外釋放了一個被禁錮已久的精靈。
為了答謝她,精靈說:「我可以賦予妳理想的人生。只要妳能在沙灘上,撿起一個最完美的貝殼。貝殼愈美,妳的生活也會愈美。」但精靈有一個附加條件:「妳只能筆直地往沙灘走,不能回頭。而且,妳一次只能撿一個貝殼。換句話說,如果妳看到其他更美的貝殼,就必須放棄手上的那一個,才能再撿。」
女孩開始仔細地搜尋沙灘。雖然撿到了漂亮的貝殼,但女孩心想:「沙灘上一定還有更美的!」於是,她撿起了一個個貝殼,卻又放棄了一個個貝殼。
沙灘走到盡頭,她才赫然發現,自己手中握著的貝殼平凡無奇,根本遠遠比不上先前撿拾的美麗!但是,這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這個故事,決定「實驗」看看。於是,我帶著我的狗,一起到住家附近的沙灘撿貝殼。但不同的是,我沒有把捨棄的貝殼放回沙灘,而是放到口袋裡。
果真如同故事結局,沙灘走完了,我發現握在手中的那個貝殼,並不是最美的。
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於是,我把口袋裡的貝殼都倒了出來,這才赫然發現,它們有些磨損,有些殘缺,根本不是我「以為」的那樣好──也許,這就是人性,「放棄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我站在沙灘上,想著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心中有些震撼,又有些悵然若失。回頭看看我的狗,發現牠們才不管什麼貝殼不貝殼、人性不人性的,在沙灘上你追我跑,玩得可開心了──看吧,又印證了那句老話──最享受當下的,永遠也是最幸福的!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銀行存款再多一點、權力再大一點、腦袋再聰明一點……當然,如果我們的容貌能再美一點、帥一點,那就太棒了!
可是,請容我提醒大家:正在看這本書的你,喜歡閱讀,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所以你不太可能在六歲的時候,因為天天要到工廠裡做十個小時的零工而失學;正在看這本書的你,不可能每天要走上五個小時去挑水;正在看這本書的你,染上瘧疾、霍亂等致命疾病的機率想必也很低……別忘了,這些我們難以想像的事情,都是天天在地球上的角落反覆、真實地上演著。其實我們的生活,已經遠遠強過地球上三分之二的人口!所以,我們擁有的一切,難道不值得感謝?我們又何須為了那個「沒有撿到的貝殼」懊惱呢?
何不馬上打電話給你最重要的人?去仔細閱讀一本好書、品嚐一塊蛋糕,或者什麼事都不做,就望著藍天白雲發呆吧!你會發現老天給予的一切,其實都是享受;幸福滋味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對一切習以為常,讓我們的「幸福神經」都麻痺了!
有一次,我問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什麼是幸福?」他想了想,說:「少一點,不是幸福;多一點,也不是幸福。幸福就是『現在』。」這真是一個再智慧也不過的答案。其實,我們從來沒有錯過幸福,也不必望眼欲穿地期待幸福降臨,因為當下,就是幸福,只要我們去照照鏡子,就能見到世上最幸福的人!

適合? 【講義雜誌】第280期

甲之良藥,可能是乙之砒霜
高中時有一位同學,每次穿的衣服都價值不菲。她總愛問我們:「我穿這件衣服好不好看?」
既不好意思說「不好看」,但若說「好看」,又覺得自己不誠實。因為她選的衣服,並不適合她。流行歸流行,若是不適合自己,穿了也只是突顯缺點而已。
大學時,班上有一位美女同學,人家問她喜歡哪種類型的男孩,她回答:「只要適合我的,就是最好的。」
吃月餅時,我最討厭吃蛋黃。有一回正在吃月餅,一個朋友也搶著要吃,我告訴她:「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已經把最難吃的蛋黃吃掉了。」
朋友臉一垮說:「你已經把最好吃的蛋黃吃掉了?」
甲之良藥,可能是乙之砒霜,事物並無好壞,只有適不適合。只要適合,就是最好的選擇。

鑽石唯有在光線下才會璀燦發光

(本文摘錄自安麗日本皇冠大使中島薰所著新書《現在開始永不嫌遲》)
我們常說,鑽石的原石要經過琢磨才會發光。這話的確沒有錯,但並非完全正確的說法。因為鑽石能夠那樣閃閃動人,其實還需要經過許多不同的作業程序。礦工從礦坑中挖出原石,切割之後,還要再經過精密切割。切割的方法也分為許多種,例如亮度切割法(brilliant cut)。再經過琢磨,這才總算變成一般人看到的美麗鑽石。
然而,那顆鑽石如果放在黑暗中,還是不能成為鑽石。因為如果照不到光,就不會產生那種光芒。因此,琢磨過的鑽石,必須搭配上一個光線良好的展示場所。之前的切割琢磨,就是為了讓它在光線下閃現出那種動人光輝。
人類的成長和鑽石的琢磨過程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必須找出自己體內沉睡的潛能礦藏,把它挖出來,再將挖出來的原石切割琢磨,這就是你對自己的各種投資。培養知性和教養,提昇人格,甚至連容貌也加以修整。不過,這樣還沒完。你必須製造發表的場所,否則就好比是擁有許多禮服,卻沒人來邀請赴宴的人一樣,毫無意義。
因此,你必須積極地外出,邂逅許多人,體會各種經驗。這麼一來,讓自己發光的機會就會降臨。每當你受到刺激、接觸到未知的事物,你的人格魅力就又琢磨了幾分。
如果你是真正的鑽石,應該不須擔心受傷。因為能夠增加自己光芒的,不是別的,就是你自己。希望你能多多追求耀眼的光芒,朝著光芒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