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伸手摘星 文/吳若權 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固然是一種遺憾。但人生最大的遺憾,其實是盲目地追求,到最後還是無法如願以償。
智雄是一位三十出頭的業務員,工作六年之後才想要轉職。因為已婚,而且育有一子,所以他不敢冒然辭職。以騎驢找馬的方式,應試過幾個不同的工作,都不順利。於是,他決定培養第二專長,參加一次科技方面的實務研討,又覺得學習到的技術十分有限,並不足以幫助他轉職成功。接著,他又想要參加公家機關考試,當公務員,也想要自行創業……徘徊在人生事業的十字路口。
這很可能是在職場上不得意的人所遭遇到的典型問題之一。而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到底應該做什麼決定,因為他根本還不到做決定的時候。最急迫待解決的問題其實是自己喜歡什麼性質的工作、想要獲得哪一方面的成就?或者,心甘情願地接受只要生活穩定不求功名利祿的事實,停止對工作不滿的抱怨。
美國作家梭羅說:「我們的生命都在芝麻綠豆般小事中虛度,毫無算計,也沒有值得努力的目標,一生就這樣匆匆過去,因此,國家也受到損害!」書評家亨利甘拜也有感而發地附和:「壞就壞在他們從不停下來檢討一下,究竟那個目標是不是值得,更可憐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研究自己的性向,了解自己的特質,總比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就決定新的發展方向更要緊。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永遠是最重要的事。該怎麼做決定?如何做才能成功?反而是次要的事情。和前者比較起來,甚至還可以說是旁枝末節的小事呢!
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當進行到要決定新方向的時候,不要因為害怕自己能力或經驗不足夠,就不敢「癡心妄想」;只要你弄清方向、下定決心,加倍努力學習,用心培養專長,就可以彌補現實和夢想中間的差距。
根據我的觀察,成功的人都是在很早的時候就發覺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然後全力以赴。全球首富比爾‧蓋茲在少年時就發覺自己在撰寫程式方面的興趣,投入畢生的心血,終於出頭天!
成功路上多貴人;但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先出發,埋怨現狀永遠比提出建議簡單;破壞現況永遠比建設未來容易。但是,問題永遠不會解決;不滿也永遠不會改善。
我認識一位男性友人,從事自由工作,最令他煩惱的不是工作的本身,而是他的一頭烏黑黑的秀髮。剪短的時候,他覺得留長髮好看。好不容易,頭髮留到肩上,他覺得怪怪的,又去燙成捲髮。過不了幾天,他又覺得還是剪短比較像個男人的樣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親眼看到的情況是隨著他的心意搖搖擺擺,他的頭髮也跟著長長短短,反反覆覆了好幾次。兩年過後,我忍不住問他:「老兄,你到底喜歡長髮還是短髮?」
他聳聳肩,說:「唉!不知道!我還在摸索吧!」
人生,很多時候說「不知道!」可以代表謙虛;但是,對自己身上的事推說「不知道!」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不負責任;二是缺乏自信。
頭髮愛留多長,是自己的事。工作該怎麼換,也要靠自己決定。這些和別人都沒有關係;不過,若是能早點拿定主意,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別人才能給予適當的配合或協助,自己也比較容易成功!
目標若不清楚;不論再努力也一樣是徒勞無功,要成功,一定得很努力;但是,很努力,卻不一定會成功。其中很重要的關鍵之一是:仔細想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否則,很難成功!就算勉強成功,也不會快樂。
英國作家約翰海伍德說:「有好的開端,才有好的結局!」中國也有一句古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謂「好的開始」,應該是指有目標的前進。想摘星的人,一定要看準自己要的是哪顆星。不然,就算你願意冒著生命的危險爬天梯,到了雲端才發現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這顆星,居然不是你所想要的,豈不是前功盡棄。下了天梯,重新找一座梯子再爬一遍,應該也還有機會成功摘星,怕就怕上上下下幾次,老是摘錯星,蹉跎歲月,欲回頭已是百年身。
努力之前,先弄清楚方向,遠比一開始就埋頭苦幹,要來得有效率。當然,你可以安慰自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沒有多多嚐試,怎磨會弄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這句話,真的沒有錯。有些興趣或專長,的確是要自己試試看、摸索一陣子。不過,最好還是趁年輕就多多找機會嚐試,而且不要花太多時間,趕快確定自己要的是究竟什麼,比較容易追求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打開心門

有一個人,每到晚上都會作一個夢,他夢見自己走在很長的走廊,走到盡頭時,出現了一道門,看見門他全身發抖,直冒冷汗不敢打開門;就這樣,二十年來他每晚都做同樣的夢,也找心理醫師治療了二十年。後來他換了心理醫師,也把夢的情形跟醫師說明。醫師覺得很奇怪,跟他說:「你為什麼不把門打開看看呢?!最多只是一死而已嘛!」
這人想想很有道理,於是當晚在夢中他便鼓起勇氣把門推開了………。
隔天,他去找心理醫師,醫師問他:「門打開了嗎?」
他點點頭回答:「打開了!」醫師問:「結果門後有什麼呢?」
他說:「打開門後,呈現眼前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柔軟草地,有燦爛的陽光、耀眼的舞蝶……………。」
《我們總是不敢打開生活的心靈之門,因為怕,所以縮在幸福之門外不敢面對》

換水

有一個人去造訪一位高僧,想拜他為師去探尋人生之道,見到高僧時對他說:「我跟過很多位高僧學過禪道,也了解了很多人生哲理,不知道您願意收我為徒嗎?」他看見高僧拿著茶壺,倒水在一杯已經有了茶水的杯子,眼見著茶杯的水滿溢流出,高僧卻還一直往下倒水。
他阻止道:「師傅!您的水一直流出來………。」
高僧說:「哦!我以為倒新的水就可以把杯內的舊水換掉呢!」
───《除非我們屏除腦中主觀的迷霧,智慧的陽光才可透射進來》─

純真

有一次,到朋友家,和老朋友的太太聊天,他六歲的女兒總在我們談話中叨擾媽媽,朋友太太生氣的對女兒說:「人家在說話,你這樣真的很不懂禮貌,我不再理你了,以後不要再叫我媽媽了!」
這句話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小女孩果真不再吵鬧。
過了一會兒,小女孩拉拉媽媽的衣袖說:「王太太!我可以喝杯水嗎?」
────《「純真」像潺潺的清流,洗濯我們的心靈》────

生命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一位同事跟我說了他自己的故事。一年多前,他與相戀多年的男友分手,在那段傷心的日子裡,她看了一部不知名的電影,說有個人死後到天堂,那個地方有許多天使,還有許多像電視一樣的機器,天使請他坐下來,然後這些機器就開始放映他的一生。
他就這麼看著他的一生像電影一樣放映著,但是他發現機器只要放映他逃避一些事情時,畫面就停格,於是一部部機器停格著他第一次惹爸媽生氣卻不敢道歉,他愛上一個女孩卻不敢表達,他為人父親時,不敢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
終於,他的一生放完了。天使們一陣討論之後告訴他:你在這一生中缺乏了愛與勇氣,所以我們要請你重回人間,把愛與勇氣學會之後,再回到這裡來。
畫面一轉,這個人又出生在人間,重新學習愛與勇氣。
朋友告訴我,這部電影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如果她此生學不會原諒,那麼她得來生再學;如果她此生學不會勇敢面對,那麼她得來生再學;那為什麼她不在這一生中就學好這兩件事?
她的這一番話,讓我重新提起勇氣,去面對我該面對的生活。
想到這裡,我覺得每個人的心就像座機場,如果你不讓一些人走,那麼就有一些人永遠也進不來,如果你讓自己的心長滿了無名草,就像機場跑道沒有保養,再好的飛機也會發生危險。
我想給自己的心建一座塔台,指引那些起飛和降落的飛機,無論起或落,他們都曾在我心中停留。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 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它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勇敢追尋最想做的事 文/李偉文(牙科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大多數身在職場的你應該都能體會,工作所代表的,向來就不只是工作。它不僅與我們的自尊息息相關,甚至是我們用以定義自己的媒介。也因此,做著一份沒有靈魂、沒有熱情的工作,只會讓人能量不停耗損,不僅拖垮了自己,連帶也影響身旁愛你、關心你的人。
因此,找對工作至關重要。
暢銷書作者摩爾在《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中揭開了追尋理想工作的神祕面紗。他告訴我們,工作不論大小、長短,終將引領我們找到自己的天職。在這過程當中,不免得面臨重重的阻礙與困境,然而只要我們有耐心與必要的反省力,就能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
記得在我大四病理學期末考前夕,半夜死命K著數以百計千計的各種疾病時,忽然頓悟到:「有這麼多種類的病,這麼多可能的意外,我居然什麼病都沒有,健健康康活蹦亂跳地活著,實在是非常難得的福份啊!」的確,宗教有言:「人生難得今已得。」身為人已經很不容易,何況我們還能夠讀書、做事、幫助別人?因此,在這麼難得的一生中,若是活得跟別人一樣,世界上有我跟沒有我都沒差別,那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這本書可幫我們找到每個人獨特的天賦使命,活出不遺憾的生命!
書中提到,當你處於始終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絕境中時,你可以去閱讀成功者的傳記。你將會發現,儘管這些人曾陷入極為艱難、毫無希望的困境,他們仍對自己的能力深具信心,最後終於得到成功。他們在過去的失敗與困境中所發現的珍貴事物,為他們後來的努力增添了深度。
英國搖滾巨星史汀(Sting)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史汀不只是傑出的音樂人,同時也是優秀的作家,他那剖析深入、誠實地令人動容的自傳《破碎的音樂》(BrokenMusic)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在書中提到了自己早期為了謀生與找尋人生方向而奮鬥的日子。他曾經當過建築工人與公車的車掌,也曾擔任過公務員。後來,他成為一位小學老師,這是他開始冒險走上專業音樂人之路的轉捩點。
這位成功的音樂人誠實地唱出了人類的熱情與各種情感。擔任老師的經驗為他所寫的歌詞,注入了有深度的語言和理念。由於曾經歷困境,他的成功帶有罕見的成熟與世故。他在事業的後期決定冒險,錄製了英國作曲家約翰.道蘭(JohnDowland)的古典歌曲作品,而道蘭就是因為音樂中擅於描述失意與失落而聞名。
重要的不只是獲得成功,而是在經歷痛苦後成為一個更有深度、廣度與成熟度的人。你讓充滿挑戰的人生旅程鍛鍊你的性格,使自己具備了深沈豐富的人格。然後,不論你從事什麼工作,你的經歷與能力將會使你的工作變得更加成熟圓滿。
《這輩子,我最想做的事》筆觸溫暖而撫慰人心,是給在工作生涯裡不停跌跌撞撞的你,最佳的一帖心靈良藥。它探討的是天職的追尋──天職不只是一份工作,同時也是為你的人生帶來意義的一系列活動。它探討了工作的靈性與靈魂,同時提供你一些方法,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天職,並開始做你這一生注定要做的事。長長的一生,不該只困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工作裡。現在,就鼓起勇氣、邁開步伐,大膽實現你心中的渴望!

受到「差別待遇」時的反向思考文 舊金山加州大學精神科副教授楊錦波

2009/10 康健雜誌 10月份網路專欄
大光任職市府高職,近來承受很多壓力。他在家排行老大,父母因年邁遷返台灣居住。弟弟覬覦家產,居中挑撥是非,父母驟然與他疏離。刻意隱瞞大小家事,遺產規劃將他排除在外。
他內心受到傷害,向我吐露心聲:「父母一向就對我不公平,在我小時候他們出國旅遊,替妹妹買了洋娃娃,尼龍套裝,而我什麼也沒有!」「祖母姑姑看不過去,帶我去夜市衣攤,買了一件灰綠色尼龍衫,偷偷把我拉到身邊,悄悄的告訴我說:『你的父母不疼你,沒有給你買禮物,娜!我買給你!』」觸及傷心處,他的眼框紅了。
他繼續回憶:「大學畢業後,我就謀職自立。那時候我與家弟同住在父母家裡,我必須按月繳交房租,家弟卻吃住全都免費。」「有一次我為了室溫空調與家弟意見相左而起爭執。事後母親要求我搬出去,家弟卻繼續留住。」他委屈的敘述:「我不吭一聲的就把房間搬空,在公司附近找了個公寓套房租下來,自力更生不再倚靠家裡。」「家弟不僅一直免費在家長住,婚後父母還挪空他們投資的出租公寓給他們夫妻當新房。」我很同情他的處境:「這可真是差別待遇!您想想父母這樣做是否有什麼原因呢?」他低頭沉思良久,卻百思不解。
我與他分享了一段在網路上流傳的故事:「在大海嘯襲擊印尼的時候,有個媽媽一手各抱著一個小孩被大浪捲入。她決定放開一隻手,因為她知道唯有兩隻手用力抱住一個孩子才能讓小孩有活著的機會。她選擇放手那大的孩子,而抱住年僅兩歲的兒子。」「那不是因為那媽媽不愛那大的孩子,而是她知道那大的孩子必有智慧去求生。他可能會聰明的抓住樹幹漂流;如果漂流到岸邊一定也會想辦法生存;如果得救一定會告訴別人他的家人是誰。她知道上天必會看顧那大的孩子!」
「最後呢?那大的孩子好勇敢,他被一個澳洲人救起,最後在醫院找著了媽媽,一家人團圓了!」
聽完故事,大光感動落淚:「這則故事我可以領會!我就是那位大的孩子!我自小聰明伶俐,乖巧孝順,認真唸書,成績名列前茅,升學一路順利。我謀職置產成家立業,樣樣全靠自己,無一須要父母擔心。」「家弟的成長過程就頻出狀況,處處需要父母掛念操心!」「這樣我懂了!原來父母選擇放棄我,是因為他們相信,不論處境如何艱難,我都有能力自求生存!」
我鼓勵他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緒,他把積壓多年的不平情緒,全數傾洩而出。我深受感動,眼框紅了,鼻淚耿塞。他內心的陰霾散去了,眼光看得清楚多了。他心有所悟的說:「其實我父母也不是完全將我放棄,他們用心栽培我,直到我大學畢業,有謀生能力為止。我的同學還得自己貸款念書呢!」「我真是要感謝他們,在放手之前,給了我維生所需的漂流樹幹呢!」

擁抱改變成就無限 柯施榮、劉秀珍夫婦

一場OPP 一個契機
第一次聽到安麗事業機會時,劉秀珍正忙著準備「生產報國」!當時因考慮到孩子還小需要照顧,加上同學兼推薦人因身體不適需要休息,並未積極投入安麗事業,隔了五年後,她參加了推薦人的表揚大會,看到同學的成長與兩人落差,讓她有了想要安麗的決心。「我是被關怕了!」經營八年電視遊樂器專賣店的劉秀珍說,一成不變的生活讓她想要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加上柯施榮忙於傳播公司的生意,經常忙到兩人連吃頓飯都要先預約,漸漸地他們之間變得愈來愈無話可說,「這樣一直走下去,我們兩人可能會愈走愈遠,最後變成各走各的,我不想繼續過這種日子。」
當時的劉秀珍心中拿定主意,不管柯施榮要不要經營安麗,她都不介意,她也不會去責怪、抱怨,因為那是她所選擇的,她要自我承擔。「只要我自己一直往前走,他自然就會跟來。」劉秀珍語氣堅定地說。對於劉秀珍的選擇,柯施榮的反應則是要做可以,但劉秀珍自己做就好,且要把家裡及店照顧好,其他的自個兒想辦法。
事實上,柯施榮接觸安麗的時間比劉秀珍還早,他憶起剛退伍時同事很溫柔、小聲地邀請他經營安麗,柯施榮卻很大聲地回答說:「如果安麗可以做,我的頭切下來給你當椅子坐。」他原本以為,經營安麗大都是條件不佳、找不到工作的人,因此儘管看到推薦人的成就,他仍不為所動!直到聽完一場OPP後,才讓柯施榮的態度有了180度的轉變,他驚覺到原來經營安麗事業的人各個層面都有,包括平凡的家庭主婦、上班族,有錢的老闆、律師等各行各業;安麗不只是3萬、5萬的小生意,而是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幾千萬的事業。

放下身段 從零開始
雖然肯定了安麗事業的價值,但身為傳播公司老闆的柯施榮仍無法突破自我障礙,他擔心朋友會誤以為他是走投無路才經營安麗,加上在傳播業見多識廣他根本不想進教室學習。最後讓他踏入教室的原因,是因劉秀珍的一句「連你我都無法邀約到中心了,我還能邀誰去?」柯施榮開玩笑地說,「當時我若沒答應,她大概做不下去了,只好勉強答應去參加!」
一開始,柯施榮上課時常抱著「評判者」而非「學習者」的心態,總覺得這些課程了無新意、沒有可學之處。然而在一次拜訪客戶中,他發現和客戶聊了老半天,喝了一肚子水,就是不知如何切入安麗事業機會的主題,這才讓他強烈體會到上課的重要。「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其他領域我可能很強,但在安麗領域我是零,唯有透過大量學習才能成長。」他決定把自己歸零,進入教室重新學習。
對安麗專業知識的欠缺,使得柯施榮放下身段虛心學習,而劉秀珍卻因擁有安麗專業知識,從一個處處自卑的家庭主婦轉變成自信的現代女性。「我以前只是個家庭主婦,遇到學歷、條件比自己好的人,就覺得很自卑。後來我想通了,傳統我比別人不懂,但安麗我比別人了解。」劉秀珍告訴自己,今天不做,明天還是要做;現在不做,以後還是得做,唯有勇敢面對,才能突破現狀。
一個改變 贏回未來
原本沒有自信的劉秀珍,透過安麗的成長學習,現在是老公口中多才多藝的漂亮老婆、孩子心中什麼都懂、什麼都可談的好媽媽。而對劉秀珍而言,經營安麗最大的收獲莫過於自我成長及「撿回一個老公!」過去,柯施榮由於經營傳播公司,經常需要上山下海地到處去拍攝影片,加上交際應酬頻繁,使得他和劉秀珍連一起用餐的時間都很難,各忙各的結果是彼此間沒有共同的話題,關係愈來愈疏遠。「推薦一人,等於推薦了所有人。」柯施榮正式經營安麗後,不旦成了劉秀珍最大的信心來源,更是同進同出、無話不聊,事業兼心靈的最佳夥伴,這也是劉秀珍期盼已久的生活方式。
贏得健康,則是柯施榮經營安麗後的意外獲得。柯施榮以前的體檢報告,經常出現許多「紅字」,透過安麗營養課程的學習與營養食品的食用,現在的體檢報告幾乎沒有紅字了。柯施榮也發現,安麗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原來我不只可以做傳播,還可以當司儀,甚至帶領團隊。」他說,「如果沒到安麗,不會知道自己原來是一顆閃亮的鑽石。」
對於初加入安麗的夥伴,柯施榮建議,對「挫折」要有正確的認知。「挫折的來源,一是尚未看懂安麗,二是自己的學習努力不夠。而不是安麗生意不好做或自己沒有能力做。」他強調,經營安麗要有當「老闆」的心態,拿出解決問題的勇氣與魄力,決不能輕言放棄。勇於改變的柯施榮夫婦,不僅贏得了自己的未來,也要以身作則幫助更多夥伴邁向成功,改變生命未來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