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辛苦一陣子 也別讓自己窮一輩子 文/理財週刊第378期
別因為習慣而貧窮兒福聯盟於本月14日公布「台灣兒童貧富差距現況」,調查指出台灣兒童貧富差距至少達19倍,而且隨物價飛漲,有些貧困家庭的「物價上漲痛苦程度」甚至高達50.6%,是一般家庭的6.4倍。並舉例說,富孩子家中都有2台以上電腦,但半數以上窮孩子家裡卻沒有1張書桌;富孩子放學後會去打高爾夫球、學騎馬等才藝,但有3成的窮孩子卻需要幫忙家裡做生意;富孩子有吃不完的營養補給品,但近4成的窮孩子卻連生病都沒錢看醫生。此外,富孩子每年可以旅行2次以上、家中藏書豐富,都是窮孩子望塵莫及的。

窮小孩的背後,所反映的是父母親的貧困,不然台灣父母親是捨不得小孩受苦的,有一句很流行的廣告語就是:「你要什麼?爸爸買給你」,即使爸爸口袋裡,實在是1毛錢也沒有。
誰沒窮過,哪個有錢人剛開始的時候,不也是苦過,才有最後令人稱羨的財富。現今社會常見人人罵道:「就是政府施政太爛,才令我們薪資沒漲,還財富縮水。」這原因不管是否正確,但是執政的人總有鞠躬下台的時候,到時新人執政,那你是否又要重蹈覆轍的再罵一次,依然做個窮人,還是準備好擺脫窮困的糾纏,邁向不同的人生呢?王大空先生曾說:「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如果那時候的你,已經準備好改變窮困,那麼又為什麼不往前一點,就是現在開始著手改變自己,寧可辛苦一陣子,也不要讓自己窮一輩子,甚至變成遺傳給下一代,造成世襲的窮人。
為脫離貧窮的泥淖,第一步應避免貧窮擴大,開始記帳,控制消費,讓支出永遠要比收入少一點,如此可以讓你的財富不斷遞進,或讓負債缺口逐漸縮小,第二步則是改變習慣貧窮,因為習慣貧窮後,往往就會繼續貧窮,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某人的日子一直過得不怎麼得意,眼看自己馬上要四十而不惑了,還沒有什麼說得過去的成績,實在是不太甘心。為了尋找生活轉機,他特地去向一個研究周易的專家請教。專家觀察了某人的面相,冥思苦想了一會,盯著某人的眼睛說:「閣下40歲前一定是落魄而貧窮,生活的現實和你的夢想相差很多,是這樣嗎?」
某人聽了大吃一驚,對眼前這位算命師簡直敬如神明,並以諂媚的語氣說道:「大師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你說的一點都沒錯,40歲以前的我的確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當我的朋友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時,我整個人生就是一團糟,到處都是坎坷泥濘。我馬上要滿40歲了,大師,你算得那麼準,借你吉言,看看我40歲後將會怎樣?」
專家不溫不火地搖頭答道:「閣下40歲後,依然貧窮而落魄。」某人又大吃一驚,很失望地問:「為什麼?」「因為,你已經習慣了。」專家頭也不抬地答道。
上段故事中,專家所謂的習慣,是指造成貧窮的態度一成不變,而窮人與富人主要的態度差異,就在於對金錢的觀念不同。有個富人為了幫忙窮苦的親戚,就送給他一頭牛,並對他說,只要你努力工作,就會有豐收的回報等待你。於是這窮親戚很高興的接下牛後,開始幾天還認真的耕田,後來覺得太累了,就把牛牽到市場換了幾頭羊,剩下來的價差則被他打麻將輸光了。
帶羊吃草沒多久後,窮親戚就覺得厭倦,又把羊牽到市場換了一群母雞,想靠母雞產蛋生活,可是每天餵雞的工作,不久又讓他心煩意躁起來,他乾脆把雞全部賣光,拿錢買了很多酒,在家吃吃喝喝掉。1年過後,富人帶了種子打算給窮親戚播種使用,結果發現水牛不見,而窮親戚依然衣衫襤褸地坐在門口無所事事。
窮人的習慣就是在於把錢拿來作享受使用,而有錢人則是用錢來生錢,所以倘若你自認是個窮人,好好想想:你為什麼會窮呢?

精進,讓人生不打烊 文/郭騰尹的幸福天空

以前老家裡有一台乒乓球桌,而我在初中時期最喜愛的運動就是打乒乓球,那時自己的家人都打不過我,在無師自通的方式下,自己也學會了殺球與抽球的技巧,年輕氣盛的結果總是喜歡找班上同學挑戰,不論輸贏,總是會戰到大汗淋漓方覺過癮。
後來搬家,乒乓球桌沒辦法帶來,就一直沒有機會像過往一般的奮力一搏,慢慢的連技術都生疏了。有一次在杭州的一家酒店上課,晚上同事嚷著要去酒店附設的會館逛逛,裡面有游泳池,也有足浴中心,當然也有健康房及乒乓球桌。在同事的吆喝下決定下場玩玩,年輕同事英勇無比,殺球總是疾如風般的無預警襲來,幾場打下來我已氣吁吁的毫無招架之力,直到後來慢慢又找回了握拍的感覺,不論是切球及殺球才展現出威力,不過畢竟已近中年,身手的反應與速度已大不如前。
其實所有的技術久不練都會生疏,自己演講上課多年,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像是農曆春節前後一個月,是培訓界的淡季,那時近一個月不用上課,往往在新年開工後第一場,講的會比較有「卡」住的感覺,主要是大腦的聯想及組織能力會較弱。可是在多講幾場之後又會慢慢熟練起來。就像職業運動員,他們在球季開始前都會有段調整期,因為大家在上個球季結束時,都會有一段不算短的假期,以慰勞選手離開家在各地征戰的辛勞。新球季開始前會先有春訓,將球員的體能與技術慢慢回復原先的水準,之後各球隊還會有熱身賽,來為球隊的陣容做最後的調整,這些作為都是希望每一個選手都能隨時保持最佳狀態。
學音樂對這個部分的感受應該更為強烈。女兒在鋼琴課中新學會一首曲子,待下個禮拜老師再來上課時,這一個星期有沒有練習,一聽便了然於胸。已故的小提琴演奏大師海飛茲在教授學生時十分的嚴謹,他曾經對學生說過一句名言:「如果一天不練琴,自己會聽出來;兩天不練,樂評會聽出來;三天不練,所有的人都會聽得出來。」
王建民在美國大聯盟的未來掌握在自己調整的程度,他只有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才能為所效力的球隊贏球,才能確保自己在球隊中的位置。獨自練習是一條寂寞的道路,它必須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要抗拒外在的引誘,然後堅定的走下去,尋找一個機會,讓世人對我們刮目相看。就像有人做個研究,一個人從平凡到超凡,經過一萬個小時的苦練,一個被爸爸媽媽逼著練琴的孩子,與一個喜歡鋼琴的人和一個專業傑出的演奏家,其每天練琴的時間、每天花的功夫一定有所不同。
我一直很喜歡林清玄先生的作品,他曾說他每天都有寫3000字的習慣,一花一草、一 茶香皆可成為散文中的甘露;吳淡如小姐身為台灣最暢銷的女作家,她不論再煩忙,都可隨時在電腦前寫稿,這些能力都是日積月累而形成的,只要一提筆,就會有股自然的力量,推擁著字字珠璣的生命觀照。
我並非說人不要休息,而是指每一個人都有些特殊才華,你必須讓這些能力保持最佳狀態,不要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影響這些能力的精進,就像麵攤上總有一鍋下麵用的沸水,它的爐火不會輕易關掉,它必須為每一個來的客人做好準備,才能迅速的滿足客人需求,一旦把火給關了,也代表要打烊了,而每日精進的心,讓你的未來永遠不打烊。

一滴油

有一老漢是一個典型的莊稼人。
他一生中有一個不大但也絕對不小的煩惱,就是他家的木門在開和關的時候都會發出響聲。
那響聲又尖銳又乾燥,常令他心煩意亂,全身上下都不舒服。
響聲是什麼時候有的,已經無從考證,娶媳婦以前
只要忍受自己一個人開關門的尖叫聲就可以了,媳婦進門以後就開始忍受別人製造的聲音。
尤為惱火的是,別人開關門的時間和快慢無法預料,冷不防來一陣或長或短、或輕或重的怪音,劉老漢半天都恢復不了常態。
媳婦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門的響聲也一年比一年增多。
孫輩們出世以後,響聲增加了幾個幾何數級,劉老漢的煩惱也增加了同樣多。
他的脾氣也慢慢變得暴躁,常常為一些小事大發雷霆,兒孫們都害怕接近他。
對他來說,一方面,那種聲音是惱人的;另一方面,沒有煩惱的生活又是不可想像的。
後來劉老漢病了,成天躺在床上。
一次正在念初中的孫子進門,在門的響聲結束以後,他嘆著氣說:我一聽見門響就難受。
於是孫子就從廚房拿了一瓶油,往門軸上下摩擦處各倒了一滴。
幾次開合之後,響聲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個月以後,劉老漢去世了。
他在去世前才明白,是什麼帶給了他一生的煩惱,以及消除這個煩惱本來是何等的容易。
這個聽起來荒唐的故事卻是實實在在發生過,而且在以另外的形式時時處處發生著。
比如曾在街上見到一位衣著入時的漂亮女郎,鼻子上長著一顆突出來的比黃豆略大的黑痣。
那當然不是一顆美人痣了。
相信她曾千百次地照鏡子,也曾千百次地為之煩惱過,但就是沒有為消除這個煩惱做點什麼。
即使在一般的醫院裡,去掉這樣一顆痣對醫生來說也只是舉手之勞,幾分鐘就徹底解決問題,而且可能疤痕都不會留下。還有我們心靈深處的「噪聲」和個性上的「黑痣」呢?
想必每一個人都會有一些吧。如果我們不設法針對它們做些什麼,煩惱就會終身與我們為伴。

轉念間 抱怨變感恩

在美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計程車要到某個目的地。
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只是外觀光鮮亮麗而已,這位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佈置亦十分典雅,這位乘客相信這應該是段很舒服的行程。
車子一啟動,司機很熱心的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這位司機告訴他可以自行選擇喜歡的音樂頻道,就在車內,這位乘客選擇了爵士音樂,浪漫的爵士風不禁讓人為之放鬆。司機在一個紅綠燈前停了下來,回過頭來告訴乘客,車上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面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
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
不一會,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面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的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的開車,不打擾您了。」
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計程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也不禁問這位前方的駕駛:「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專業的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
司機繼續說道那段覺醒的過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裡,他聽到廣播節目裡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都會讓你覺得倒楣;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個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這段話與2007年世界暢銷書-秘密[The Secret]的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完全不謀而合。)
所以我相信,人要快樂,就要停止抱怨,要讓自己改變。就從那一刻開始,我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第一步我把車子內內外外整理乾淨,再來裝一支專線電話,印幾盒高級的名片,我下定決心,要善待每一位乘客。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面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剛剛說過的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你服務。」
結果,這位計程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裡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定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只是創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從工作中得到自尊。
您覺得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意義呢...
1.每一個人其實都想過更好的生活,但卻不希望改變自己,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如果你希望擁有大成就,你就必須具備一個像贏家的思考態度或行為規範。
2.改變的力量可能來自於權威,像是透過罰則來建立騎機車要戴安全帽的習慣,然而這種方式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另一種力量來自內在慈悲的綻放,是推己及人的情懷,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覺醒。當一個人真的了解抽煙會影響他人健康,而那種為他人著想的改變,就是道德的力量。
3.你可以選擇你要的人生。抱怨只會讓事情更混沌,你可以選擇早晚抱怨別人,也可以在覺醒後力圖振作,它不一定是推翻過去所有的生活步調,它可以是一個當下念頭的轉換,或是一個行為的修正。不放縱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變成良好的習慣,而人的機運也將慢慢改變。
4.現在開始,永不嫌遲。一個好的故事可以純欣賞,但也可能成為改變一個人的契機,知道自己要改善的地方,並且致力去完成它,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而成功總是屬於那些堅持到底的人。
記得有一次搭朋友的車到某基金會談公務,途中他忽然將車停在路邊,然後跟我說前面不遠處有一家蚵仔麵線很有名,我們一起去吃。坐下來才吃沒多久,發現到友人的車子被拖吊車拖吊著,拖吊車因為停紅燈而剛好停在我們不遠的前面。我下意識的趕緊站了起來想追出去,這才發現到身邊的友人竟然無動於衷的繼續吃著他的麵線。
他當然不是沒看到車子被拖吊,他對我說:「還是坐下來吃麵線吧,反正車子都被吊了,跑出去也無濟於事,不要連享受一碗麵線的幸福也被放棄了。」
前面有陰影,你看到的是晦暗,還是背後一直跟著你的陽光?
外面吹著風,你是無奈的撥弄亂髮,還是將風箏放上高高的藍天?
天空下著雨,你是抱怨地上的泥濘,還是等待雨後的彩虹?
漆黑的夜裡,你是縮在屋中一角,還是走出屋外仰望星星?
一個人時,你是感到孤單寂寞,還是享受心靈片刻寧靜?
轉個念,當個正向樂觀的心靈富翁吧!現在,我們不妨反省一下,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有哪些思考與行為上的習慣是要改變與轉念的呢?立即去做吧!所有的改變都從這一刻開始。

你有架子?還是有價值?

最近看到一位學者所分享的話,讓我感觸良多。
他說道:「當我以為我什麼都懂的時候,學校頒給我學士學位;當我覺得自己一知半解的時候,學校頒給我碩士學位;當我發現自己竟是如此孤陋寡聞的時候,學校頒給了我博士學位;」可不是嗎?
當人越謙卑的時候,越會發現自己有所不足,就越會懂得放下身段虛心地求教,本身所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那位學者所分享的話與中國人所講的「越熟的麥子頭垂得越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當一個人越懂得謙卑的時候,不單本身能獲益更多,也更能讓人發自內心地欽佩、敬重。
是的,有人很喜歡擺「架子」,但所講出來的話卻不見得有智慧,在眾人心目中也不見得是個討喜的人物。有的人沒什麼「架子」,但講出來的話卻極富內涵,隨和的態度更贏得了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
看來,「架子」與「價值」有時反而是對比的,關鍵就在那顆謙卑的心。

慈繩愛索 文/魏悌香牧師

繩索的牽引,成就更大的自由
有個年輕人決心征服一座高峰,在嚮導的幫助下,費盡千辛萬苦,他總算如願以償,完成壯舉。
登山隊下山時,洋洋得意的年輕人堅持解開和大夥兒綁在一起的繩索,嚮導勸他萬萬不可,但年輕人堅持己見,因為他不喜歡身上的束縛。
離開隊伍沒多久,此人就不慎滑倒在冰上,在眾人的驚呼中滑下山谷,從此一去不返。
在職場多年,我們是否也漸漸厭倦了一些基本規範和要求?不喜歡這些規矩成為我們的束縛?想掙脫它好依照自己的方式做事? 別忘了,這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一切,不是詛咒而是祝福,不是捆索而是引導。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不自由是為了更大的自由,不方便是為了更大的方便。

堅持與學習是成功的法門 彭建屏、洪美香夫婦

15年前,彭建屏在路邊攤吃「黑輪」時,一位小姐向他介紹安麗,當下他只是聽聽而已,但對方卻在往後的日子裡積極的找他參加各種聚會。彭建屏說,當時他在軍中擔任醫官主任,常常配合任務轉調各營區,但這位小姐總是想盡各種方法找到他,並不斷的想要推薦他加入安麗,他為了應付了事,糊里糊塗的加入了,不過也只是單純的向對方買貨自用。直到二年後,他參加了一場大會,在大會中,彭建屏看到原本什麼都沒有的人,因為安麗事業讓他們的生活得到全然的改變,也讓彭建屏體認到安麗事業的美好,他想:「別人能,我為什麼不能?」終於他決定好好經營安麗。
從此,彭建屏每周三下午都會從高雄搭機到台北上課,所有課程結束後,已是午夜十二點左右,他才再搭夜車回高雄,就這樣持續了二年,從未間斷。對彭建屏而言「人生短暫,要做就做到最好」,憑著這份堅持,他告訴自己要不斷的學習,即使現在已是執行專才鑽石,夫婦二人仍不忘時時刻刻從經驗中學習。彭建屏說:「身為領導人就好像在空中擲接球,為了讓球不落地,當手中有三顆球時,與十顆球的擲接方法一定不同,每增加一顆,保持節奏與韻律的方法就會改變,因此你要不斷的學習,才能讓每顆球都不落地。」
與團隊一起努力 和家庭共創和諧
為了帶領整個團隊達成目標,彭建屏夫婦總是堅持和下線一起努力打拚,他們認為,經營安麗事業要在輕鬆、愉快、有效率的氛圍中進行,不要一板一眼,所以整個團隊常常定期舉辦各式團康活動,以玩樂的方式連繫感情,也藉由團體遊戲交換輸贏心得,共同討論出致勝的方法,再應用到安麗事業當中。此外,彭建屏表示,經營安麗最重要的是懂得運用安麗提供給每位直銷商的資源,才能將事業發展得有聲有色。
彭建屏與洪美香二人的互動模式,也相當有趣,他們的個性都很外向,對安麗「自由事業」理念相當認同,同時也反映在他們倆的行事作風上。彭建屏與洪美香之間始終秉持著「四共同,三獨立」的觀念,換言之,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話題與共同的朋友,但彼此間也保留經濟獨立、行動獨立與思想獨立的空間,因此,二人從事安麗事業時,各有各的發展空間,即使觀念上難免起衝突,洪美香樂觀不愛爭執的個性,也著實讓彭建屏啞口無言。
除了彭建屏夫婦外,他的父母、妹妹與弟弟都在經營安麗。幾年前,因為父親希望大家能住在一起,於是彭建屏夫婦與弟弟紛紛從外地搬回父母家附近居住,成為「好厝邊」,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大家會聚在一起舉行家庭會議,彼此交換事業推廣心得或討論海外旅遊等等,看似嚴肅的家庭會議,卻因為全家人的個性活潑開朗,所以總是充滿歡笑。彭建屏夫婦笑著說,「家和萬事興」、「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是他們家最好的寫照,全家人相互支持打氣,也是鼓勵彼此一直走下去的原動力。
一路走來,心存感謝
十五年來,彭建屏夫婦非常感謝曾經幫助過他們的每個人,尤其要感謝推薦他的那位小姐-洪美慧鑽石,及雙皇冠大使陳婉芬、嵇龍生。彭建屏說因為推薦人的不棄不捨、不計任何代價,每個月總是花費數千元的電話費想辦法找到他,帶領他接觸安麗、認識安麗,進而發展安麗事業,他才會有今天的EDC。至於陳婉芬與嵇龍生雙皇冠大使只為了一句「我會幫助你們夫婦成功」的承諾,十五年來,陳婉芬雙皇冠大使在他們身上付出許多,讓他們夫婦倆心中千萬語的感謝很難細訴。
對於未來,彭建屏夫婦很有信心的表示會在短期內達到雙鑽石獎銜,他們說:「很多事情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他們也希望能以這股信心帶動下線,包括父親與弟弟,一起朝更高的目標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