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心那不知不覺的事
行為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在籠子高處掛了一串猴子最愛吃的香蕉,另外一邊則安裝了一個灑水器,如果香蕉被碰到,就會讓灑水器自動噴水。
實驗開始,有一隻猴子聞到香蕉的芬芳,受不了誘惑,猛力跳起想要拿到這垂涎已久的食物,結果灑水器發揮作用,把其他的猴子都淋溼了,溼猴子遭受到無妄之災,就把剛剛那隻好吃的猴子痛打一頓。沒多久,另外一隻猴子也想嚐試看看,於是牠又縱身一跳,灑水器又再次把其他四隻淋溼了,這四隻猴子二話不說又把牠痛扁一頓,而打最用力的是原先的第一隻猴子,當然牠後來也學乖了。接下來的猴子都在想,自己應該不會那麼倒楣,也分別去嚐試,結果被打得一個比一個慘,於是猴子們都得到了共識,只要有人去拿香蕉,大家都要跟著遭殃,而任何一隻猴子都從此不敢有此意圖。接下來,行為學家將灑水器拿掉,並且更換一隻新猴進去,這新猴子看到香蕉興奮不已,馬上想去拿來大快朵頤,不料牠一靠近,就被其餘四隻老猴子痛打一頓,行為學家繼續依次換掉所有的猴子,每次新猴子要幹同樣的事時,結局都是鼻青臉腫,最後籠子裡是五隻新的猴子,香蕉還一直掛在那裡,而猴子卻搞不清楚,為什麼不能去碰它?這個故事,我們在課程中常常用,提醒大家生命中有些不知不覺的力量,它可能是好的事情,讓我們心情愉快、散發自信或者擁有好的工作效率;但也可能是不好的事,讓我們無法自拔的陷落,不論是個人、家庭與事業,都受到影響。不知不覺的事長久下來會成為一種習慣,它是大腦中的導航裝置,就像上班開車,每天都會自動走同樣的路線;像只喝某種廠牌的果汁;有人一到辦公室會不知不覺先把辦公桌擦拭一遍;比較麻煩的是有人花錢也是不知不覺的,甚至不知不覺的只會批評別人、看別人的缺點;有些人會習慣看事情的黑暗面。你呢?有哪些不知不覺被設定會去做的事情?有一天內人告訴我,我每天下班回到家都會先去開冰箱張望一下,後來母親也證實我小時候就是如此,回想這事應該是小時候帶便當,母親要求下課回到家一定要先把便當放到流理台的水槽,而流理台旁邊就是冰箱,我會順手打開,看母親有沒有買我喜歡吃的東西?寫書是這十年來一直不曾間斷的工作,尤其當發生一些事或看到某個故事時,我都會不知不覺的構思如何把它變成專欄裡的文章,別人覺得困難的事,我卻覺得容易。我想那些不知不覺的事也代表一種能力,甚至是一種天賦。麻木也是一種不知不覺,就像那五隻猴子的故事,當很多人說你不行時,你可能也會不知不覺的形成一種限制,阻礙了更有成就的未來。我們仍需要有一隻猴子能率先跳高吃到那一串香蕉,就像不讓「不知不覺」的事限制我們的潛能一樣,然後把許多好事變得不知不覺,最後成功的到來竟然也是不知不覺。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奇蹟發生了! 文:黑幼龍
卡內基談人際溝通的第一條原則,也是最關鍵的一條原則,就是三個「不」: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記得我剛到美國接受卡內基訓練時,已經四十幾歲,有點人生經驗了。興致勃勃,遠洋而來,第一課上的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我心裡的第一個反應是:「就這個啊!怎麼這麼簡單?」一時之間,還真有點失望。這九個字看起來真的很簡單,好像沒什麼了不起的大道理。當時的課程是十四週,十四週以後,我卻突然發現,自己產生了奇妙的轉變。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的批評、責備,或者是面對工作的負面態度,都變少了。無形中,自己就成了一個對人生抱持著積極、正向態度的人。
這種奇妙的轉變,不只發生在我身上。後來我在台灣上這條「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的原則,就有一個學員舉手說:「黑老師,那我們不是一天到晚都沒話可說了嗎?」全班哄堂大笑。還有一個學員就說:「黑老師,我認為這完全不可能。比方說,我老婆一天到晚打麻將,我怎能不批評她?」於是我問他:「你批評多久了?」他說:「至少十年以上,可是批評也沒有用,她並沒有因此改變。」對於卡內基提出的這三不,他不太認同:「其實我不太相信,也不同意這一條。可是既然來接受訓練了,我就練習兩、三個禮拜看看吧!」三個星期過去了,他在課堂上用很驚訝的語氣對全班宣佈:「奇蹟發生了!我太太把麻將戒掉了。這太不可思議了,我什麼都不說,她反而改變了。」在美國時,我認識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她是一家大企業的總裁特別助理。這個助理人緣很不好,常常跟同事發生衝突。她曾經和我提到這些工作上的衝突,心情顯得很低落。有一天,總裁對她說:「妳最好想想辦法解決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如果各部門的主管還是沒辦法跟妳相處,我也保護不了妳了。」這個女孩後來就來接受卡內基訓練,學習這三不原則。後來我有機會遇到這位總裁,他告訴我:「幾個禮拜之後,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親眼看到這個女孩發生的變化。」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她不再那麼負面、尖銳、愛批評。
批評和責備,只會造成衝突
親愛的讀者,讓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當你遭到別人的批評和責備時,心裡的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
曾經有專家研究,當一個人遭受批評時,心跳會加速,然後防衛本能就會浮現。為了維護自尊,他可能會採取攻擊的手段,轉移焦點。所以批評和責備,只是造成更多的衝突。有一次,我在義大利旅行時,在一家餐廳和朋友吃飯聊天。可能是聊得太盡興了,我不知不覺地踢起腳來。隔壁桌有一名義大利人,很不客氣地對我說:「你能否不要這樣踢腳?」我趕緊向他敬個酒,化解了狀況。但是我猜想,一般人聽到這種指責,第一個反應可能是不服氣:「我踢我的腳,關你什麼事?哪一條規定人不准踢腳?」要不然就是耍賴:「想管我啊?你去找經理來呀!」要不然就把焦點轉移到對方:「看不順眼的話,你也可以踢啊!」難怪卡內基曾經說:「當一個人受到批評、責備時,是一個危險時刻。」當你批評別人、指責別人時,就是在冒一種風險,非常可能傷害對方的自尊。即使你的批評和指責是出於善意,但對方因為自尊受到傷害,就算知道自己錯了,也要為自己辯護,死不認錯,甚至故意跟你唱反調。所以批評和責備,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同事討厭你,朋友疏離你,親人迴避你。我們常聽說,有些大企業的老闆以罵人出名,這些公司的員工離職率通常蠻高的,有的甚至高達三成。仔細想想,老闆把員工罵跑了,那麼公司在員工身上投資的時間、訓練和金錢,都跟著付諸流水,更不要說要凝聚員工的向心力了。
所以一個人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需要別人由衷的合作,而前提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一毛不拔的猴子
有一隻猴子住在山林裏,它非常羡慕人類。它覺得當人實在太快樂了。果實熟了的時候,他們可以一擔一擔往家挑,不像自己,得四處尋覓食物,饑一餐飽一餐的。冬天裏颳風下雪,人可以呆在自己的家裏,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享受預存的糧食。不像猴子,一到冬天,只能冷冰冰地蜷縮在石洞裏,又冷又餓。這只猴子想,來世我一定不再做猴了。後來,這只猴子真的死了,它去到陰間拜見閻王。閻王問猴子說:“來世你還想做猴嗎?”猴子連忙說:“不想做猴了,請大王讓我變人吧!”閻王說:“也好。不過想變人有個條件,就是必須將你身上的毛全部拔掉。”說完,閻王命一個夜叉將猴子帶到掌管超度變人的地府去。猴子到了地府,地府鬼讓猴子趴下,準備給它拔毛。可是剛被拔了一根毛,猴子便大叫起來:“哎喲,受不了,受不了!”地府鬼叫它忍耐一下,猴子哭喪著臉說:“這麼痛苦,實在不能忍受!”地府鬼只好把猴子又送回閻王那裏。閻王笑著對猴子說:“看你一毛不拔,又怎麼能成人呢?”故事寓意: 現實社會很多人跟猴子一樣,只看到別人的成功與快樂,卻不知道背後得付出多少辛勤勞動才能獲得。猴子一毛不拔難為人,而人若不肯努力修煉自己,也恐怕難以得到心境上真正的自在及快樂吧!
經濟不景氣還是心裡不爭氣?
有個老年人在公路旁邊開了一家小吃店,當時正逢經濟不景氣的年頭。這位老人家眼力不十分好,耳朵又近乎半聾。因為眼力不好,所以不能讀書看報;因為耳朵重聽,也難得與別人聊天。這樣一來他對外界的資訊都不甚瞭解,也不知道外面經濟不景氣有多嚴重,依舊賣力的經營小吃店。他把小吃店內整理得乾乾淨淨,門面粉刷得漂漂亮亮,在路邊豎起宣傳看板,加上他的材料實在,口味鮮美,價格公道,常常吸引很多過路旅客停下來休息用餐。老人家勤奮工作,夢想就是賺了錢可以供兒子念大學。幾年之後,兒子也不負期望,進入大學攻讀經濟系,畢業後又去美國深造。所以對全世界的經濟情況瞭若指掌。一年耶誕節,兒子從美國回來度假,看到小吃店的生意仍然紅紅火火,就對爸爸說:「這家店的情況有點不太對勁,你不應該有那麼好的生意才對啊!仿佛完全不受外面經濟不景氣影響似的。」接著把經濟蕭條的前因後果費力的解說了一遍,並且強調現在大家都如何如何的節衣縮食,拼命在不景氣的海嘯中掙扎求生。這時候老人的腦海中第一次出現危機的負面思想,他開始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今年最好也不要再花錢粉刷門面了,外面鬧恐慌,我還是省一點錢比較好。三明治盡量做小一點;既然人人都沒錢出來吃飯,我又何必在路邊豎宣傳看版呢?」就這樣他把一切積極的作為都停下來了,結果生意真的一落千丈。當他的兒子第二年復活節假期又回到家時,老人對兒子說:「孩子,我要謝謝你告訴我有關外面經濟不景氣的消息,那是千真萬確的事,連我的小店也感受到了。兒啊!受大學教育真是太有用了!」這個故事荒謬的結論是「現在的經濟危機都是被專家害的,所謂專家就是專門害人家!」啟示:這個故事很棒,很值得我們省思。在經營事業的過程,在我們身旁一定也會有像老先生兒子這樣的人,告訴我們無法成功、景氣不好誰會買、異想天開等等負面的言語。但就如故事中最後一句話:所謂專家就是專門害人家,雖然這句話有點見仁見智,但是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卻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在不景氣時成功的人大有人在,在景氣大海嘯中業績依然成長,那麼我們更應該依循成功者的腳步和方法,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決定,堅持到底!千萬不要像故事中老先生一樣:失敗的原因不是大環境景氣的影響,而是被別人影響進而自己打敗自己,到頭來還感激對方的建言。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和創造,就算不如所意,卻是對得起自己,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抉擇!
轉境
火車上,坐著一對夫妻。先生彬彬有禮,而太太卻一路上不停地抱怨著。不是嫌倚子髒,就是嫌風太大,不然就罵車上的服務小姐態度不好,好像沒有一件事讓她覺得滿意,讓她看得順眼。先生禮貌地跟鄰座的人打招呼,當別人問他們從事何種職業時,先生說:「我是工程師,我太太是製造家。」別人好奇的問:「尊夫人製造什麼產品?」先生笑著回答:「她專門製造不愉快!」我們每天早上醒來,就只有兩個選擇:希望這一天過得快樂還是不快樂。其實這只是一種心境的差別,就看我們自己的決定了!~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所造成的。--牛頓~我有個朋友在公司裡的人緣很好,他性情很好、待人和善,幾乎沒人看他生氣過。有一次我經過他家,順道去看看他,卻發現他正在頂樓上對著天上飛過來的飛機吼叫,我好奇的問他原因。他說:「我住的地方靠近機場,每當飛機起落時都會聽到巨大的噪音。後來,當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發脾氣時,我就會跑上頂樓,等待飛機飛過,然後對著飛機放聲大吼。等飛機飛走了,我的不快、怨氣也被飛機一併帶走了!」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著,怪不得他脾氣這麼好,原來他知道如何適時宣洩自己的情緒。一味的壓抑心中不快,並不能解決問題。在生活步調緊湊繁忙的現今社會中,人人都應學習如何舒解自己的精神壓力,如此才能活出健康豁達的人生!~一些壓力是必須的,就像船,必須要有些東西去壓船,才能航行--叔本華~洞庭湖每臨冬季就乾涸,大部份的魚蝦都被漁夫打撈走。可是在湖裡有一種叫泥魚的,牠卻有牠的求生之道。每遇冬天,泥魚就將全身滾進濕泥裡,然後口銜泥水,靜止不動。漁人乍見,總把泥魚誤以為泥巴,讓牠幸運逃過一劫,等到來年春暖水來,泥魚就洗盡身上的泥巴,快樂地游入水底。像這麼微小的泥魚,都知道要順應環境求生存,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又怎能受挫於逆境,而一蹶不振呢!在人生中,也許我們輕輕跌了一跤,就賴著膝蓋疼,要別人扶我們起來;可是我們看看擂台賽上,拳王泰森被擊倒,又有誰來扶他呢?他必須靠著自己的努力站起來,而且只有短短十秒鐘而已。能再站起來,就可以再戰,可以再成為拳王;如果倒下去了,機會就沒有了。~人活著就應該是個不屈撓、鬥不垮的強者--海明威~生活是自己的,全看你自己如何選擇,每天早晨起床時,給自己一個微笑,再大的困難也沒什麼搞不定的,希望大家天天快樂。
遠處著眼,近處著手
「遠處著眼,近處著手」有個富翁去海邊旅遊,見一漁夫正優閒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富翁問:「天氣這麼好,無風無浪的,你怎麼不下海捕魚?」漁夫說:「我捕一天就能吃五、六天,衣食無憂,賺太多錢有什麼用!」富翁說:「賺很多錢,你就可以舒舒服服曬太陽了。」漁夫笑道:「我現在不是已經舒舒服服地在曬太陽了嗎?」三年後,富翁重遊故地,有個乞丐伸手向他乞討。富翁一愣,認出這個乞丐正是三年前那個舒舒服服曬太陽的漁夫。富翁問:「你怎麼會淪落到這步田地呢?」漁夫也認出了富翁,他羞愧地低下了頭,長歎一口氣後說:「先生,我真後悔當初沒聽您的勸告,我目光短淺,太容易滿足,才會落得今天的下場。這幾年,捕魚的人多了,人家用的是高科技的捕魚設備,我那小船、小破網再也捕不到魚了。」現今社會上已經很少有從遠處著眼,為了公司的發展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員工了,愈來愈多的員工只會從近處著眼,只關心自己的薪水,工作只為解決基本生計問題。這看起來似乎是天經地義,為公司工作就是為了賺錢,沒有錢怎麼養家糊口?但從長遠來看,這又是一種目光短淺的作法了。我們可以透過工作來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進而豐富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並從中獲取寶貴經驗,這樣在我們未來的工作生涯中,才會有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試想,那些自認聰明又處處斤斤計較的人,總是得不到升遷機會,而許多看起來老實、本分卻不夠聰明的人,卻能夠一步步高升上去,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那些斤斤計較的人總在想:「公司和老闆到底為我做了什麼,要我這樣付出?」而那些老實、本分的人則是想:「我還能為公司和老闆做些什麼呢?」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認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所負責的任務,使自己的工作與薪水取得平衡就可以了。但這遠遠不夠,想要獲得成功,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收穫更多。這是一種眼光,只有那些具有遠見的人才能深知此理而終獲成功。
安麗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顏志榮》一路創意,中國直銷業的阿甘
遠見 2009/03/23
去年中國安麗年營收達到25億美元,連五年成為安麗全球最大的市場,幕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就是新任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顏志榮。很難想像,善於創新行銷的他竟有「阿甘」的稱號,究竟他是怎麼做到的? 正當媒體仍為了中國安麗(Amway,中國翻譯為安利,以下統稱安麗)1萬3000名超級直銷商,到底能不能順利搭乘國際郵輪來台旅遊,炒得沸沸揚揚時,過完農曆年第一個上班日,上任還不到一個月的安麗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顏志榮,已經出現在安麗台北敦化北路辦公室,為中國直銷商的台灣之行預先開路。「如果真的能成行,對兩岸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儘管已經勝券在握,但說起話來慢條斯理、不疾不徐,臉上永遠掛著溫和笑容的顏志榮,總不讓人輕易看出他內心的起伏。很難想像,眼前這個50歲、外表看起來像30歲出頭,身高190公分,外表挺拔,舉手投足頗有明星架勢的男子,背後竟領導了大中華區上百萬個業務員。去年中港台三地業績平均成長25%,在金融海嘯餘威猶存的現在,顯得彌足珍貴。事實上,顏志榮的出線,並不令人意外。過去,他是安麗全球副總裁、安麗(中國)董事長鄭李錦芬最得意的左右手,也是安麗(中國)行銷策略轉型最重要的推手。15年前,身為馬來西亞籍華人的顏志榮,幾乎跟總部位於美國的安麗同一時間進入中國。顏志榮記得,獵人頭公司找上當時仍在上海旁氏擔任技術經理的他,詢問他是否有意願到一家全球擁有200萬業務員的公司任職。顏志榮的太太,也曾是馬來西亞安麗的直銷商之一,他一聽到對方的話,馬上意會這家公司就是安麗。在得知安麗是中方不介入經營的企業後,他立刻決定轉換跑道。
不一樣的使命 生產工程師竟能掌行銷大舵 - 顏志榮主修機械工程,轉到安麗之前,過去十幾年的職場生涯都和生產脫不了關係,是個典型的工程師。進入安麗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負責建立廣州的工廠,也是安麗在亞洲地區第一個生產基地。照理說,生產背景出身的人,思考模式大多比較單一,因為產品愈簡單,愈容易生產,愈不容易出錯。但在下屬眼中,顏志榮卻是個創意十足的主管。早在20年前,就和顏志榮在聯合利華當過同事的台灣安麗總經理陳惠雯就形容,顏志榮是一個迎接新觀念、願意改變的人。只要到過安麗廣州工廠的人,幾乎都很難相信,這裡生產並供應了全中國安麗數以萬計的產品,因為這個廠區看起來就像是都市裡一個綠樹成蔭、花木掩映的花園。顏志榮對於這個1990年代初中國最先進的工廠,在產品品質的提高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很多人問顏志榮,「中國人工這麼便宜,為什麼不多用一點人力,偏偏花這麼多錢在提高設備上?」顏志榮總是回答他們,「哪個部分容易影響產品品質,就把它做成自動化;哪個部分不會影響品質,就用人來完成。」身為美國安麗的海外市場之一,本該和所有市場一樣,延用總部的配方和包裝,但顏志榮就是有辦法說服美國總部,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改良營養品錠片盒,好防止濕氣滲入,這個設計還獲得專利權。
面對艱困市場的特異拔擢
即使去年中國安麗年營收達到25億美元,連續五年成為安麗全球最大的市場,但就連創辦人都不得不承認,進入中國,是一條坎坷的道路。安麗大中華區副總裁暨台灣安麗總裁劉明雄分析,安麗進入中國初期,面臨太多問題,包括消費者不認同、政策搖擺等。特別是1988年,中國政府頒布直銷禁令後,當時安麗進入中國不過三年,一夜之間,安麗在中國的30多家分公司、上千名員工全停下工作,廣州的工廠也被迫停產,負面影響擴散到消費者心中。但就在這一年,安麗中國開始嘗試轉型,不斷改變策略,創立了直銷、店銷和經銷三管齊下的多元化做法,在一些直銷業者紛紛揚言退出之際,守住中國這塊陣地。如果說人稱「鄭太」的鄭李錦芬,是中國安麗轉型之路的方向制定者,那麼顏志榮就是扮演讓安麗的品牌與產品,更容易被中國消費者接受的重要角色。2001年,中國安麗掌門人鄭李錦芬看中顏志榮在生產創意上的帶動,拔擢他為大中華區副總裁,負責他從沒涉獵過的市場行銷。
不一樣的策略 援引零售戰略 搶中國人眼光
過去安麗在全球的運作模式,都是透過口碑行銷。不過,善於觀察的顏志榮發現,很多中國消費者都認為安麗產品品質好,但價格很貴;而且中國人仍是個相當相信廣告的民族。在獅子座、勇於冒險的性格趨使下,顏志榮找來被喻為中國跳水皇后的伏明霞代言安麗營養品紐崔萊,破天荒在直銷業做起了廣告。「透過廣告,可提升消費者對安麗產品的印象,減少直銷商介紹產品所耗費的時間,」顏志榮說。伏明霞後,安麗又啟用了田亮、劉翔以及中國體操隊擔任代言人。這樣的創舉,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紐崔萊成為中國營養保健食品的第一品牌,14.5%的市占也遙遙領先第二名的2%。為了趁勝追擊,安麗(中國)也開始投入與兒童、環保公益活動,以及像《歌劇魅影》等藝術活動的贊助,讓安麗的知名度在中國如日中天。「品牌的建立絕不是單方面,不管是廣告、贊助或活動,統統都要做,才能傳遞給消費者正確的訊息,」顏志榮說起話來,儼然是個行銷老手。不過說穿了,中國安麗這招,是20年前零售業就開始使用的老梗,但在直銷業,卻是人人死守的禁忌。而這一步,則堪稱是中國市場行銷的經典,甚至成為安麗進入其他新興市場的「聖經」。「不只是新興市場,對於像歐美、台日等成熟市場,中國經驗也相當值得借鏡,」陳惠雯強調,過去被認為的輸入國,現在已成為直銷新理念的輸出地。嘗到甜頭之後,中國安麗一直把品牌塑造當成第一要務,即使面臨金融海嘯,今年在品牌推廣的預算投入,也不會比去年縮減。
堅持信念 用實力爭研發主導 - 台灣安麗行銷處長江季蓬觀察,在她印象當中,中國安麗在建立品牌上開始比較具體的動作,應該是在顏志榮接管行銷部門之後。究竟顏志榮如何掌控幾乎是安麗東半球2∕3地區的行銷策略?顏志榮笑著說,找到一個比他還會管理生產部門的主管,全權交給他,再到行銷部門建立一個團隊,多聽,就可以對市場相當瞭解。相較於顏志榮的輕描淡寫,江季蓬反倒認為,英文名字叫Gan、被員工膩稱為阿甘的顏志榮,肯定下過一番苦功。她記得,第一次和顏志榮開會,主題是關於女性化妝品,她本來以為男性會對化妝品興致缺缺,沒想到顏志榮卻侃侃而談,還提醒一群女性主管,消費者對包裝、香味及質地的要求。身處產銷合一的中國市場,顏志榮的生產背景,也有助於中國安麗在產品開發的源頭,就與消費者需求緊密結合。舉例來說,三、四年前,顏志榮觀察中國一胎化的結果,大人相當願意花錢在小孩身上,再加上暢銷商品高蛋白粉的靈感,於是向總部提議,開發兒童專屬的高蛋白粉。一開始,美國總部相當質疑,可是顏志榮不放棄,動用各種調查資源說服總部,果然大受歡迎,去年兒童高蛋白粉的業績,就占了中國安麗營收的5%。早在2003年之前,顏志榮就深知中國人與老外不同的需求,積極爭取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一向把研發視為最高機密的美國總部,當然不肯放手,顏志榮就先研發一、兩項產品,證明中國人的能力,終於獲得首肯,讓研發中心在上海落戶,成為美國之外的第一個研發基地。目前,上海研發中心已為中國消費者量身訂作超過140種商品,「美國總部甚至還想引用中國獨創的技術,製成商品推廣到全世界,」顏志榮得意地說。一次又一次,就如同電影《阿甘正傳》般堅定信念,中國安麗的阿甘也在他不熟悉的領域,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不一樣的視野 不怕下屬強 但比下屬看更遠 - 顏志榮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前瞻性想法的人。本以為對顏志榮來說,1988年頒布直銷禁令時,應是他進入中國安麗15年最具挑戰的時光。沒想到顏志榮回答,「應該是2004年。」攤開中國安麗的歷年營收一看,2004年的營收,從10億美元倍數成長為20億美元,心想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業績好不一定是好,」顏志榮分析,一方面他要擔心基礎建設、人力培育跟不上業績;同時也擔心太快成長是否是泡沫的開始。當時顏志榮的首要之務是建立團隊。重視人才的鄭李錦芬,對高階主管的評價,並非本身的表現,而是直屬員工對業務的熟練度。受到鄭李錦芬的影響,顏志榮拚了命地吸引好人才,不怕找的人好過自己。他的想法是,一個高階主管不能天天救火,「必須有人協助執行平日的業務,你才有餘力思考五年、十年後的大方向。」顏志榮謙虛地說,自己看未來、不看現在的遠見,也是源自安麗企業文化的感染。他回想,頒布直銷禁令後一年,安麗美國創辦人之一理查.狄維士(Rich Devos)到廣州參觀工廠,當時中國安麗的業績從2億美元驟降到8000萬美元,生產線已經停擺,工人準備辭退,整個工廠迷漫著一股低氣壓。跟著顏志榮走出工廠的狄維士,看著對面家樂氏的空地,平心靜氣地告訴顏志榮,「那塊地以後會是我們的。」顏志榮不諱言,當時他直覺創辦人一定在開玩笑,怎麼可能在如此低迷的時刻,還想著要擴建?沒想到,後來中國安麗擴張的程度出乎意料,當生產線不敷使用,顏志榮第一個想法,就是買下對面家樂氏那塊地,「現在真的屬於我們的了」。
大三通 為成熟台灣掀新波瀾 - 剛接下中港台業務的顏志榮,其實對台灣並不陌生。20年前,他就曾因為工作之故,在中壢住過三年,就連現在一口標準的國語,也是在台灣練就的功夫。隨著兩岸大三通,未來雙方互動勢必更為密切,不過顏志榮也坦承,中國為華人量身開發的產品,仍然無法支援台灣的產品線,因為生產線光應付中國業務的成長,就已經供不應求,而且礙於法令,即使台灣直銷商躍躍欲試,還是無法正式到中國進行直銷事業。因此初期兩岸之間還是以員工的交流為主,像是1月中旬,中國安麗就已經派總監以上的高階管理團隊,到台灣進行交流,「台灣安麗總部對於直銷商的瞭解和服務,相當值得中國學習,」顏志榮說。顏志榮目前最想做的事,就是把中國獨創的創新平台帶到香港和台灣。去年7月開始,顏志榮在中國安麗內部網站一手建立了一個創新平台,任何員工都可以上網,針對市場觀察、產品開發、行銷方式,甚至如何可以更容易接觸到消費者,發表他們的創意想法。「這個創新平台最主要目的,就是讓每個員工習慣往創新的文化靠攏,回到平常的工作環境,也會更有創意,」顏志榮認為,創新不能只有單一,必須有更多地方一起參與,而和中國同文同種的台灣和香港,再恰當不過。這位創意無限、勇敢冒險的阿甘,已經準備把中國安麗的創新模式延燒到台灣。究竟能為超過20年的成熟台灣直銷市場,掀起什麼新波瀾?大家都拭目以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