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領導的黃金法則 約翰‧威爾麥斯

好的領導能帶來改變,翻轉一個組織、提升百倍成效!不管你帶領的是一個人,還是一萬個人,都可從本書學到好領導的精髓。
管理勵志書暢銷作家麥斯威爾在本書中點出成功領導的關鍵,鼓舞職場中人勇於面對領導的挑戰,積極更上一層樓。麥斯威爾有四十年的領導經驗,投身訓練各階層主管與領導者的歷程,也超過二十五年,因此能在書中一針見血點出領導者常見的問題。這本書沒有艱澀的領導理論,而是以務實的風格、溫暖的字句,循循善誘,告訴領導者或有志成為領導者的人,如何正確有效地領導他人,實現個人與組織的價值。
內容摘錄
高處不勝寒不是領導的問題【內容摘自本書第一章】
有一則漫畫是這麼畫的:一位主管孤伶伶地坐在大辦公桌後,一名身穿工作服的男人溫順地站在辦公桌的另一邊,對老闆說:「希望我的話能讓您稍獲安慰:身處基層也很孤單。」身居高位不表示就得孤軍奮戰,反之亦然。我認識各階層裡孤單的人,因此我了解,高處不勝寒不是位階問題,是個性問題。
許多人認為,主管的形象就是一個人高站在山頂上,俯視他的員工。他疏離、隔絕,而且寂寞,所以有道是「高處不勝寒」。但我認為,這句話絕非出自一位優秀領導者之口。如果你是個領導者卻感到形單影隻,那麼你一定沒把事情做對。想想看,如果你真的如此孑然一身,那就表示根本沒有人跟隨你;若是如此,那你何來領導之說!
什麼樣的領導會把所有人拋在後面獨自前行?自私的領導。好的領導者會帶領部屬一起登上頂峰。有效領導的必要條件就是將部屬推升到新的層次,但如果你離他們太遠,就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你再也無法察覺他們的需要、了解他們的夢想,甚至感受他們的心跳。此外,如果領導者無能為部屬做更多改善、讓情況變得更好,他們就需要新的領導者了。
頂峰的真相
因為領導對我而言是很個人的課題,多年來我常在思索。在此我列舉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事:
從來沒有人能獨自攻頂成功
除非有很多人希望一個領導者成功,否則他很難成功。悲哀的是,總有些領導者一攀到峰頂就開始設法把別人推下山。他們或許因為缺乏安全感,或是競爭心過勝,而扮起「山丘之王」(kingofthehill,譯注:一種小孩子玩的遊戲,比賽看誰能把別人都推倒,只有他一個人站在最高處)的角色。這種做法短期內或許行得通,但通常無法持久。當你的目標是打倒別人時,你會花太多時間與精神提防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相反地,你何不伸手幫助別人,進而邀請他們共事呢?
自己先有成功的經驗,才能帶領別人登上山頂
有許多人樂於對他們從未經歷過的事提供意見,他們好比是糟糕的旅行社,賣給你一張昂貴的機票後跟你說聲「祝您旅途愉快」,從此人間蒸發。相反地,好領導者就像一個導遊,他們對涉足過的領域瞭若指掌,因此會竭盡所能地帶領大家完成一段順利美好的旅途。
主管的信譽從自身的成功開始,而以幫助他人獲得個人成功為終點。你必須努力不懈地以實際行動證明以下三件事,方能贏得別人的信賴:
1.主動:你必須起身,才能前行。
2.犧牲:你必須有捨,才有所得。
3.成熟:你必須成長,才能進步。
如果你展示出自己的氣度,人們就會想要跟隨你;當你爬得越高,願意與你同行的人就越多。
帶人攻頂比獨自攀峰更有成就感
幾年前,我很榮幸地與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美國人魏特克(JimWhittaker)同台演說。午餐時我問他,身為一名登山者,什麼事為他帶來最大的成就感。他的答案嚇了我一跳。
「我幫助過最多人登上聖母峰,」他答道,「把那些沒有我的協助便無法攻頂的人帶上去,這是我最大的成就。」
顯然這是偉大登山嚮導的共同思維。數年前我在新聞節目「六十分鐘」上看到主持人訪問一名嚮導。在攀登聖母峰的過程中,有些人意外失去生命,主持人問這位倖免於難的嚮導:「如果不是為了帶人們攻頂,那些嚮導會喪命嗎?」
「不會,」他回答,「但嚮導的目的就是為了帶人攻頂。」
主持人接著問:「為什麼登山者要冒生命危險去爬山呢?」
嚮導回答:「顯然你從未攀上山頂。」
我記得那時我自忖著,登山嚮導與領導者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老闆」與「領導者」大不相同。老闆說:「去吧。」領導者則說:「我們走吧。」領導的目的就是要帶別人登頂。當你把那些非你協助不可的人帶到山頂上,感覺之棒是無可比擬的!你無從對不曾體驗的人解釋,對有經驗的人則無需贅述。
領導者多半時間不在頂端
領導者很少會停留在原地。他們經常四處走動。有時他們下山去尋找有潛力的新秀,多數時候則是與其他人一起攻頂。最好的領導者會將多數時間用來服務其他領導者,幫助他們更上層樓。
已故作家歐爾蒙(JulesOrmont)說:「偉大的領導者除了一肩挑起責任,絕不搶在眾人之前出頭。」好領導者會放低姿態以便與人們保持連結,這是唯一可搆到下面把人拉上來的方法。如果你想成為心目中最理想的領導者,別讓不安感、器量小或嫉妒心,攔阻你向人伸出援手。
給孤單領導者的忠告
如果你發現自己離部屬太遠,不論是否有意,那麼你需要改變。沒錯,改變有其風險,你可能傷到別人或受到傷害,但你若想成為一個領導有方的領導者,這是不二法門。以下列舉數點方法:
1.避免從位階思考
領導雖然和位階有關,但也和人際互動密切相關,從人際關係出發而取得領導地位的人絕不會感到孤單。花時間建立關係的同時,能讓你和人發展出友誼;反之,重視位階的領導者卻往往是孤單的,因為每當他抬出頭銜與同意權「勸服」部屬做事,雙方距離便拉開了。他的本意是在告訴對方:「我在上,你在下,所以你乖乖去做就對了。」這種態度往往使部屬自覺渺小、將他們推得更遠,更會挑起兩者之間的不和。好的領導者不會讓他的部屬自覺渺小,而是建立他們的自信。
每年我總會花些時間在各國教授領導學。在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地位領導部屬已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些領導者聚合權力,並死命保護它,只有他們可以高高在上,別人都得跟隨在後。悲哀的是,這種作法限制有潛力的領導者往上發展,也為自己製造孤獨。
如果你是主管,千萬不要仰仗頭銜說服部屬跟從你,你該做的是建立好關係、贏得人心。只要這麼做,你就絕不會是孤獨的領導者。
2.明瞭成功與失敗的黑暗面
成功與失敗都可能是危險的事,只要當你認定自己是「成功者」,就是與在你看來不怎麼成功的人疏遠之時了。因為你會開始認為:「我不需要見到他們。」於是你從人群中抽離了。諷刺的是,失敗也會使領導者退出人群,卻是因為另一個原因,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就會遠離人群,心裡想的是:「我不要見到他們。」這兩種極端思考都會造成與別人的疏離。
3.明白你所處的行業與「人」息息相關
最優秀的領導者知道帶人之前要先愛人!我從未見過不關心部屬的好領導者。無能的領導者通常都有不正確的心態,他們會說:「我愛全人類,我只是受不了這些人。」但好領導者很清楚,部屬根本不在乎你懂多少,除非他們知道你有多麼關心他們。你必須喜歡人群,否則你永遠無法提高他們的價值;反之,如果你對人毫不關心,你很可能只是想操縱他們。身為領導者不應如此。
4.重要法則不容或忘
在《領導團隊17法則》(The17IndispensibleLawsofTeamwork)裡,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個人不足以成就大事。」有價值的成就無法由個人獨力完成的。我敢在此下戰帖,你想個反證給我。(多年來我在許多講習會裡下此戰書,至今沒有人能提出!)老實說,如果你單打獨鬥就能完成你人生及工作的願景,那麼一定是你將目標設定得太低了。偶爾會有人這麼自我介紹:「我是個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人。」我總想這麼回答:「請別介意我這麼說,但如果每件事你都是單打獨鬥,你的成就實在不會太高。」
在我的組織裡沒有所謂的員工,有的是團隊夥伴。當然我必須付他們薪水和其他津貼,但他們並不是為我工作,而是與我共事。我們並肩完成願景,少了他們,我不可能成功,沒有我,他們也很難成功。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同達成目標。我們互信互賴,如果情況並非如此,那就是其中有人站錯了位置。
能找到一群人為共同願景奮鬥是無與倫比的經驗。數年前當三大男高音卡瑞拉斯、多明哥及帕華洛帝同台演出時,有個記者試圖挖掘三人之間是否有爭競不和之處。
這三位歌手都是超級巨星,那個記者希望在他們之間找到敵意。多明哥不讓這位記者得逞,「你必須全神貫注、對音樂敞開心胸,」他說,「在音樂國度裡沒有敵人。」
我將此話奉為圭臬,數十年如一日以開放平等的心態對待同事。我們的目標放在共同完成使命,而非畫分階級、製造距離,或維護權力。在我接下第一份領導工作至今已經數十載,起初我也認為高處不勝寒,但現在我已摒棄這種心態,這段改變歷經以下階段:
從「高處不勝寒」到
「如果高處不勝寒,我一定做錯了什麼事」到
「一同攀上頂端加入我」到
「讓我們一起攻頂」到
「站在高處並不孤單」
如今我絕不獨自「攻頂」,而是要確保整個團隊可以一起爬上去。當其中有人超越我,爬得更高,我不會因此惱火。假使我知道我曾助他們一臂之力拉他們一把,我深感安慰;因為有時他們也會把我拉上同一高度以示回報,為此我感激不盡。
如果你是名與部屬疏遠的領導者,你肯定是有些事沒做對。領導者若感到孤單,那是他自己的選擇。我選擇與人們共度旅程,希望你也是。

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文/李家同

前些日子,我去了敘利亞南部,因為那裡有一個小村落,村落裡仍然講阿拉美語,這是耶穌在世時所用的語言,我相信這裡一定可以找到一些與耶穌有關的事蹟。
果真,我在一座小教堂裡發現他們的彌撒用阿拉美語。
我雖然不懂阿拉美語,但我知道彌撒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可以知道現在在念什麼經文。
當神父念《天主經》的時候,我幾乎感動得流下淚來,因為我知道耶穌當年就是這樣念的。
我望彌撒的教堂非常小,石頭砌起來的,在一個偏遠的山谷裡,四周只有幾戶人家,但是他們自稱這是歷史上最古的基督教堂。
這座教堂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作「小燈教堂」。
為什麼叫作小燈教堂呢?
神父說不出來,但是二千年來,這座教堂晚上必定點一盞燈,現在是用電燈了,過去用的是油燈,可以想見這座教堂必須有人過幾小時就要去加油,因為燈是要亮一整夜的。
為什麼要整夜點一盞小燈,神父又不知道,他說這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傳統。
我在教堂裡四處張望,發現了一幅壁畫,這幅壁畫中,耶穌背著十字架往前走,有一個小男孩淚流滿面地拉著耶穌的衣服,他們好像在對話。
畫下面有兩行字,我當然看不懂這些字的意義。
神父替我翻譯,原來這兩行字是小男孩和耶穌的對話。
小男孩說:「耶穌不要走,你走了以後,誰會照顧我們窮小孩子?」
耶穌說:「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小男孩的問句,我可以明瞭,但耶穌的回答卻使我困惑不已。
我當時的感覺是耶穌答非所問。
我問神父,這是什麼意思?
他也不懂,但是他相信這一定是有意義的,所以這幅壁畫就永遠地被保存了下來。
過幾年,他們總要修補一下。
我走出教堂,仍然想著這句話的意義。想來想去,想不通。
天色已經昏暗,太陽快下山了。
教堂建在一座小山上,山的一邊面對著海,一邊是一個很美,但很荒涼的山谷。
我有了一個衝動,要到山頂上去看日落,因為山不高,我一下子就走到了。
也看到了太陽在海平面上慢慢消失的景象,當時我忽然有點害怕,因為我發現我是在一個非常荒涼的地方,天黑了,我會不會完全迷路呢?
我想起了耶穌的話,「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我回過頭去,發現山谷中雖然沒有很多人家,但是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那所小燈教堂的燈也亮了。
我不害怕了。
雖然太陽已經下山,但有這些人點燈,我就安全了。
太陽將光和熱帶給了世界,但是太陽下山以後,仍然有一些小燈,用它們微弱的力量,帶給世界光和熱。
我終於懂了,耶穌在安慰這個窮小孩子,他可以放心,世界上一定會有一些善良的人,繼續做耶穌在世時所做的事:使這個世界有一些光明,有一些熱。
那位壁畫中的小男孩一定也有同樣的頓悟的,雖然他是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人,但他一定做了一個好人,盡量地幫助周遭的人。
他也一定四處勸告朋友,大家都要像一盞燈,無論燈光如何微弱,很多人都會靠這一盞小燈生活的。
也許這一座小燈教堂就是他造的。
我離開了敘利亞,我不會忘記小燈教堂的。
我們都應該扮演小燈的角色,至少要使我們周遭的人不再害怕黑暗,不再感到寒冷。

堅持讓平凡變得非凡 江永能、吳純廷夫婦

曾經,江永能是個性內向、沉默寡言,每天只面對機器工作的丈夫;曾經,吳純廷是傳統保守、單純樸實,在家中從事美髮業的妻子。
20年前,在當時民風保守的年代,他們開始了安麗事業,20年後,江永能成為組織管理、培訓人才的領導者;吳純廷成了眼界開闊、走遍全台的事業開拓者。他們說:「我們是最平凡不過的平凡人,我們能成功,你也一定能成功!」
認識安麗那年,江永能在紡織廠擔任電機維護工作,吳純廷從事家庭美髮,當時美髮業相當賺錢,每天可以進帳好幾千元,江永能除了工廠的工作外,還兼職電梯保養工程,他們都擁有不錯的收入。當江永能大哥第一次到家中講解安麗事業時,江永能心動了,吳純廷卻大發雷霆,不但不能認同,還把安麗的產品統統丟到屋外。吳純廷不懂:「我們現有的事業不是更賺錢嗎?為什麼要去賣只能賺幾塊錢的洗衣粉?」
江永能雖然個性內向、沉默寡言,卻有一種堅強的意志力以及過人的遠見,看見別人看不見安麗的未來,他選擇默默地開始安麗事業。他回憶當年的情形,江永能因為每天面對機器工作,不擅於跟人溝通。有一次要賣洗衣粉、洗碟精給朋友,他先用報紙包得緊緊的,到了朋友家還是開不了口,直接把東西放在門口,回到家他打電話告訴對方,才知道原來對方也在找那裡可以買到安麗產品。這寶貴的銷售經驗讓江永能信心大增,克服心理障礙,邁出成功的一大步。可是看在吳純廷眼裡,江永能一點都不適合做安麗。
吳純廷持續反對,江永能卻仍堅持,後來的一場意外,讓吳純廷完全改觀!有一天江永能在工廠被高壓電電到,患有家族遺傳糖尿病的他,身體狀況變得很差。吳純廷的內心感到恐懼:「我突然覺得好可怕,家庭就像房子,房子需要有四支柱子才能撐住,如果少了兩支,房子還是會倒塌。」她開始想起江永能總是在耳邊告訴她:「安麗是一個機會,現在的工作再好,能撐多少年?拼工作連身體都累壞了,賺再多的錢能有健康的身體去花嗎?」而江永能的上線也告訴吳純廷,自從江永能受傷、中斷安麗事業,他的整個團隊業績驟降,吳純廷才知道原來這些年來江永能把安麗事業經營得這麼好,於是念頭一轉,決定全心支持丈夫的安麗事業!
吳純廷決心投入安麗事業,讓夫妻倆一起合作,加快安麗事業腳步的推進。
吳純廷從事美髮事業,擅長與人溝通,加上熱情的特質,讓吳純廷成功擔任陌生開發的前鋒角色。非常有耐心的江永能擅長組織管理、培養人才,他知道自己不是口才流利的人,但他的耐心與誠懇,願意與那些有心從事安麗事業的夥伴,一對一的耐心教導,從建立觀念、人生規畫到如何經營安麗,江永能總是很有耐心地帶領這些夥伴成長茁壯。太太主攻美髮事業,客廳是她的工作區,江永能笑稱「廚房」成了他安麗事業與創造業績的發展中心。
夫婦倆還有一個成功的要點,就是單純平凡!吳純廷總是半開玩笑地說:「我做安麗,一定要找比我聰明的人,因為我很笨,笨的人帶笨的人,一定做不起來。我這麼笨都能做起來了,你比我聰明,一定也可以做起來,甚至更好!」因為夫妻倆平易近人的特質,鼓勵了許多人,知道安麗事業並不是優秀人才的專利,而是人人可為的事業,重點在於「堅持」!
江永能分享說:「我的上線常常告訴我,從事安麗事業,就像從台北到高雄有很多種方法。搭飛機一下子就到了,但是什麼風景都看不到;搭火車、汽車,可以沿途欣賞風景;用爬的,連路上螞蟻打架都看得到。重點是,只要方向對了,不管用什麼方法,堅持到底,最後一定會到達目的地!」他們以20年達到鑽石獎銜,為他們穩紮穩打的個性做了最佳的詮釋,也增添不少人生美景與經歷。
其實他們上翡翠的那一年,本來有機會上鑽石,沒想到卻擦身而過,這一錯過竟有十多年。江永能認為最大主因是當時仍有工作,無法全力以赴,再加上夫妻倆的收入足夠,讓他們滿足於現狀,並沒有更上一層樓的動力。直到2004年江永能退休,夫妻倆不斷鼓勵孩子學歷的重要,女兒決心插大,於是女兒反倒過來鼓勵父母親:「我們約定好,我去插大,你們上鑽石,好嗎?」夫妻倆為了以身作則鼓勵孩子,兩人開始著手上鑽石計畫,決定分工,一人帶一條線,果然在2006年就達到目標。吳純廷恍然大悟:「原來上鑽石這麼簡單,只是沒有動力而已!」夫妻倆下一步的目標,就是2008年上EDC,而且信心十足能達標。
安麗事業讓平凡、保守的江永能與吳純廷勇敢踏出人生的一大步,讓他們的世界改變,腦袋全面換新,而成為成功的經營者、領導者。他們人生也因此變得更遼闊,就像展翅翱翔無垠天空的飛鷹──享受非凡的自由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想發源地 的頭像
    夢想發源地

    夢想發源地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