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前研一著作 上班族生死存亡戰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上班族?隨波逐流、終日茫然,把身心和時間,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大前研一在本書中,不但描繪未來上班族的型態,激勵年輕讀者努力現在,投資未來,更現身說法告訴讀者,自己的努力過程。
大前研一將服務業人口分為「單純勞動集中型」、「知識藍領階級」和「知識白領」,認為只有知識白領有未來。
微軟紀元(After Gates)十四年的今天,日本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蓋茲在哪裡?
一九八五年,微軟發表視窗第一版,CNN開始全球同步傳訊,網際網路普及加速,這三大要素把全人類推向微軟新紀元。
回想當時,美國經濟跌入谷底,日本卻沈醉在泡沫經濟的歡愉中。然而,十四年後的今天,局勢逆轉,美國一片榮景,日本國內二十大銀行倒了兩家,四大證券剩下三大證券,日本政府揮霍稅金60兆日圓(約合15兆台幣)振興景氣,效果尚未顯現。
對挑戰者來說,危機就是轉機,深陷危機的日本,其實充滿了指向成功的轉機,問題是蓋茲在哪裡?
大前研一在本書中,不但描繪未來上班族的型態,激勵年輕讀者努力現在,投資未來,更現身說法告訴讀者,自己晉升麥肯錫顧問日本分公司社長職位的努力過程,不僅對日本上班族,相信在跨國競爭的時代,對台灣的上班族也有參考價值。
上班族面臨生死存亡戰
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上班族?
每天通勤上班,時鐘一過了下午五點,心中就暗自高興又可以領加班費……,你只是一個把身心和時間,單純賣給你的老闆、沒有自主性的上班族?
如果,你明天上班,老闆要你從今以後,不必到公司報到,每天在家裡工作,並根據你工作產生的附加價值來決定薪資的話,你究竟可以拿到多少薪水?
你看看區公所的職員,自己的窗口沒民眾來,就喝咖啡看報上廁所,每天做的事都屬於「消化型的業務」。如果這些公務員想提高工作的附加價值,大可以動動腦筋,想想如何把資料檔案整理得更好找、更有秩序,如此就能把自己的工作提升到「創造型的業務」。
區公所的職員只是一個例子,今後在數位網路的時代,一通電話就能申請戶籍謄本或印鑑證明,消化型的業務將從我們的周遭消失。
現在,服務業人口佔日本總就業人口的65%,這個比重將愈來愈高,不久的將來,預期可升高到80%,屆時,服務業的人力將出現三極化的現象。
第一類型是「單純勞動集中型」,像在旅館鋪床單、清掃的服務生,或者是在速食店炸薯條的店員。
在移民國家的美國,移民勞動人口流入這些行業,大幅降低薪資水準,但日本不接受移民,所以薪資能維持一定水準,是好是壞見仁見智。
有些白領階級看來外表光鮮,勝人一等,其實和漢堡店的店員沒什麼不同。我曾經拿三百萬日圓到日本某銀行,哪裡的行員只會勸我存成定存,但當我拿到香港的銀行,他們卻很積極地詢問我這筆錢是否不急著用,想辦法幫我設計一套資金運用計劃。日本的銀行行員,和只會炸薯條的店員是一樣的。
第二是「知識勞動集中型」,從事的是知識附加價值的工作,但以時間計算給薪,又稱「知識藍領階級」。例如工程師,收入是第一類型的四、五倍以上。
光碟片上場 律師靠邊閃
不過,知識藍領階級,如只會死記法律條文的律師、只會記帳的會計師、只會遵循教育部指示的教員,將來都可能被光碟CD-ROM取代。
在美國,已經出現一片只要98美元的光碟,叫做「Quicken」的家計簿,一般家庭不需要求助會計師,就能算清收支情況。還有一種叫「Family Lawyer」的軟體,囊括一般租約、離婚、遺書、保險的法律問題,省去大事小事求助律師的麻煩。
這些套裝軟體的問世,預期將造成90%的律師、95%的會計師淪落成套裝軟體的操作員。
要避免不被軟體取代或淘汰,只有努力創造光碟提供不了的附加價值,例如活用套裝軟體,為顧客分析投A種保險有什麼利益,投保B保險風險程度如何等。
醫生也是,日本過去為了培育醫生,在每一縣都設立一所醫學院,現在實在有些供過於求,醫生如果只是開著門,消極地等病人上門求診的話,遲早會關門大吉。但是現代人很願意在「預防疾病」上花大錢,如果醫生從「醫病」轉變為「健康顧問」的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則是「知識白領」,以知識附加價值的成果來決定薪資,和第二類型的薪資收入差距別更大。第二類型的電腦繪圖員年收入1200萬日圓(約合300萬台幣),第三類型知識白領的年薪,至少是四倍,甚至十倍以上。
知識白領必須和分布全球的工作夥伴,時常保持聯繫溝通,所以英文能力是必須的,而且要像好萊塢導演史帝芬史比柏一樣,會寫劇本又會製作,具備高度的多項工作能力。
二十一世紀國家的競爭力,就在於能擁有多少第三類型的勞動力。因為只要掌握第三類型的人才,放眼全球,隨處可以找到第二類型和第一類型的勞動力。
可惜的是,日本人口少,又不是英語國家,要想成為知識白領,個人的努力是決定的關鍵。
日薪三十五萬台幣
我進麥肯錫顧問日本分公司的第三年,拿到一天150萬日圓(以今日匯率換算,約等於一天35萬台幣)的薪水,在七○年代的當時,是破天荒的水準。
當時我只有二十九歲,對企業經營一竅不通,是個百分之百的門外漢,從大學三年級到MIT取得博士學位、進入日立,都一直研究原子爐的設計,根本不懂企業經營,因此還曾被共事的美籍同事嘲笑為「公牛身上的乳房」(完全沒用處的人)。
我下的苦功是看公司過去的資料,白天我翻譯和回答來自國外詢問日本市場的問題,下班以後到深夜就一直研讀資料,了解過去的顧問案例。每天搭晚上十點四十八分的電車回家,週六、日也到公司報到,這樣下工夫,才慢慢初步了解公司的業務和解決經營問題的手法。
更大的難關是要改變自己的個性。我本來在人前面說話會害羞、不知所措,為了克服個性上的障礙,我用錄音方式,假想自己正對大公司老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有時候要面對外國客戶,所以還用英文做簡報,講完以後就反覆聽錄音帶,修正沒有說服力的地方,一直到自己覺得滿意為止。
為了提升自己的思考速度,我在每天通勤電車中,第一眼看到的廣告,就定為當天的題目。例如,蕃茄醬公司的社長要求提高銷售量的方案,我就思考用什麼樣的宣傳方法、銷售方法來達成目標。日復一日,每天不只是一個題目,甚至一個車站一個題目,到下一站馬上換其他廣告,訓練出「對顧客提出的問題,馬上能在腦子裡分析、找答案」的迅即反應能力。
我原本有記錄大小雜事的習慣,在麥肯錫的第一年,我把學習經驗全部寫在筆記本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統帥雜誌》替我出書,書名為《企業參謀》,賣了十六萬冊,一時名氣大噪,演講邀約不斷,一年幾百場,那時候我還不到三十二歲。也因為此書暢銷,麥肯錫日本分公司湧進大批顧客,往後十年,我受邀到各國演講日本式經營,在國際會議上和一流大企業的老闆平起平坐。
不做知識懶蟲
不能靠國家,不能靠企業的時代,上班族要如何提升自己為知識白領?
不做知識懶蟲。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
第一,不做知識懶蟲。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培養自己不論處於什麼情況下,都能存活的本領。你可以在上班時間動腦筋思考改進自己的工作,或者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充電學習。
我認為從三十五歲到五十歲是「魔鬼的十五年」,因為三十五歲的人大多進入公司有十年的年資,工作熟練之後,就不求知識上的長進,只會汲汲於人際關係,自我發展停頓,進入魔鬼的十五年。
即使現在,我每年決定一個新題目,例如稅法、金融體系、經濟開發,東歐、中國大陸等,在寄賀年卡的時候對周遭朋友宣布,給自己一些壓力,再廣泛地從網際網路、報章雜誌,甚至自己到國外參觀,蒐集第一手資訊,然後把成果寫成一本書,持續二十年,累積不少跨行知識。
第二,不要給自己設限,特別是公司的「職務規定」,有害於培養知識白領。
公司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都不相信員工,把員工當小孩子看待。例如出差費用定得死死的,啤酒、小菜都不能報帳,但如果報帳的員工判斷這些花費,對公司有貢獻,企業應該相信員工,授權決定。
三十年前,我在日立待的單位,一個月電話費上限是一萬日圓,打完電話還要在規定的筆記本上,記入目的、對方和時間。
三十歲以前失敗三次
還記得有天下午,我在公司後院散步,總務部的人要我回座位。「為什麼?」我問。「現在是上班時間,」總務部的人回答。「我在設計上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在安靜的地方,思考一下,」我說明。「不行,請你在位子上思考,」總務部的人一臉不悅。
我一直認為,以遵循公司規定為最高準則的人,如何能在未來創造新的規則?只會鑽營、想辦法升遷的人,怎能站上無國界競爭的世界舞台?
第三,不要怕犯錯,要有勇氣重新開始。沒有失敗過的人和企業,想法僵硬,我認為三十歲前應該失敗三次以上。但大多數的年輕人,都被我們的教育體系教導成害怕失敗、避免失敗。
而且很多人,不能否定自我,怕因此失去既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否定自我的勇氣,個人、企業和國家都失去創新的能力。看看電腦語言,二十五年變了五回,家電產品的功能更是一代超越一代。這些進步都是從否定推翻出發,經營手法又何嘗不是。
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
我還有一個經驗,不要想很可惜,而要有隨時都重頭來的勇氣,想到可惜,人生就失敗了一半。
如果當時我答應留在日立,就不會到麥肯錫發展。五十歲時,我退出麥肯錫,稍後參選議員和東京都長,後來決定從此不參與政治活動,都沒有一絲「可惜」的心裡。
年輕人更可以重頭來,但決定的時候需要拿得起放得下的勇氣,不能留後路,要有破釜沈舟的決心。
第四,不挑工作。我在麥肯錫看過幾千人,成功和不成功的人有一個清楚的差別,成功的人不論什麼工作都不挑。不討厭、不選擇工作,不論什麼工作都積極地,站在顧客立場思考,從中一定可以學習成長。
很多人以為現在不是白手起家的時代,個人再努力,也打不過既有的大企業。
尋找日本的蓋茲
但你看看在網路上賣書的亞馬遜,靠電話接單生產電腦的戴爾、Gateway2000,在網路上賣旅行團的Traveler's Advantage,都是用新手法在舊有的行業裡打出新天地。他們資本小、員工少、沒有上下游廠商,也沒有大銀行當靠山,但他們用網路技術彌補營業力和販賣力的弱點,直接和消費者對話,以小搏大,穩定成長。
另外一個成功的例子,只要利用像聯邦快遞這種遍布全球的輸送系統。即便從日本,也可在四十八小時內,送貨給美國顧客。以往你可能要透過商社、大盤商、零售商,才能到達顧客,現在可以跳過他們,直接敲顧客的門。
看了這些例子,誰說不是個人白手起家的時代呢?危機便是轉機,問題是,日本的蓋茲在哪裡?

領悟人生的11個笑話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惟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不知迷死多少女人。
某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作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 考慮考慮!」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別條列下來,才發現,好壞均等,真不知該如何抉擇?
於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他又找出了什麼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選擇的困難。
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驗過的那一個。
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央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女人的父親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
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向來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
爾後二年,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對人生的註解: 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 不猶豫」,後半段! 的人生哲學是「 不後悔」
也許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卻捨不得穿,鄭重的供奉在衣櫃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所以,你就這樣跟它錯過了。
也許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捨不得吃,鄭重的把它供奉在冰箱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的時候,它已經過期了所以,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
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上身的衣服,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嚐的蛋糕,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如果你只是把你的心願鄭重的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那件過時的衣服,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 。
沒有方向時,請記得仰望藍天

文章出處作者:塵襲
小時候一個有趣的經驗。深夜,半夢半醒間,突然發覺房間多了一個女人,正站在床邊看著我,當場嚇的我是大哭喊媽媽。定神一看,才發覺站在身旁的,正是我聲聲求救的媽媽。她因為怕我半夜踢被子,索性趁著上洗手間的時間,順道繞過來看看我。
覺得有趣,黑暗與光明竟發生在同一個時間,一個是嚇的我半死的女鬼,一個卻是愛我至深的母親。
另一回,與朋友相約暑假在工地打工,巧遇一個樓層裡尚未蓋好的房間,竟然沒有門。朋友裝神弄鬼的說了一個鬼故事,他說是書上看來的:有一個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一間沒有門的房間裡,來回走動反覆思考著。只是不清楚,他究竟是思考怎麼出去的方法,還是思考怎麼進來的原因……。正當朋友說的起勁,我聽的專心時,一陣突來的風把大門碰的一聲關了起來,太過專注的我們同時驚嚇到跳了起來,安靜,然後對望哈哈大笑。
大白天的,我們竟然被黑暗同時打敗。
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人們終其一生的在尋找著生命出路,用盡一切辦法想讓慌亂的心安定下來,久了,方法竟變成了答案,以為這就是真理。卻不知一切唯心造的世間,心,原本就是自由的國度,傻傻的人們卻像隻籠中鳥,以為回到了籠子,才會有幸福的味道。
於是,牠開始費盡心保護這個籠子,開始忘了曾經到過的天空,說有多大,就有多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想發源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