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試著跑一下,或許你會跑到不一樣的世界"~這句話很讓我感動,留在原地是不會有機會的,老師常說要改變,我不知道如何叫做改變,因為自己有很多習性是害怕改變,但是當有改變的機會千萬不要放棄,但是基會真的是給準備好的人,你準備好了嗎~~分享這篇勵志的文章給大夥!
隨時做好準備的劉麗紅
「如茵的綠草需要陣雨,美滿的人生需要苦難,」她說
「一個人停留在原地,什麼事也不會發生。當你坐著的時候,請找機會站起來,站起來後,找機會走幾步,如果可以走得動,就試著跑一下,或許你會跑到不一樣的世界,」這是四十歲的劉麗紅對生命的體悟。
劉麗紅兩歲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痺,走路必須依靠鐵鞋和柺杖。小時候,劉麗紅最怕走在人前,因為同學都會叫她「跛腳」。「為什麼只有我這樣?」兄弟姐妹一起去打預防針,卻只有自己得病,從小,劉麗紅就無形地禁錮自己,告誡自己盡量不要在人前出現,不讓別人有嘲笑她、羞辱她的機會。
劉麗紅染病後,變得嬌縱又自閉,但她的母親並沒有因此放任或溺愛她。除了不斷鼓勵劉麗紅接觸人群,也給劉麗紅良好的人格教育和生活訓練。
母親要求劉麗紅曬衣服一定要翻成正面,這代表「人格正直」,母親也盡量訓練劉麗紅自己做其他家事。也因為母親的堅持,才讓劉麗紅擁有往後豐富精彩的人生。
民國七十三年,劉麗紅剛上大學,在母親與乾爹的「逼迫」下,半推半就地參加了一個健行活動。「那次健行得自己全程背負所帶的行李、裝備,義工朋友們只是在一旁加油打氣,絕不會幫忙。」
出發前,營長淡淡地說:「各位夥伴,你們可以慢慢走,走不回來的,我會派『垃圾車』接回來。」一句玩笑話,卻讓劉麗紅好生氣,自卑感重、自尊心又強的她,被營長的話激怒了。
劉麗紅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走石頭路、吊橋、好漢坡,最後一天居然得健行十二點五公里。她忍著一口氣,不停地走,四個多小時就走完全程,「我穿鐵鞋、撐柺杖,身上七、八處破皮、流血、流膿,滿身是傷。好痛,但是好高興,因為證明了『我可以』。」這次健行活動,讓劉麗紅的人生產生重大轉折。
往後劉麗紅陸續參加了潛水、野外求生等活動,累積了二十年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還嘗試寫劇本、當導演,甚至站上舞台,帶領兩百多位殘障朋友跳舞、設計服裝秀、演講、主持節目,這些都是過去她無法想像的。
不久之後,劉麗紅開始到廣播電台實習,「中原標準時間○點整」是實習的第一年中說過最多次的一句話,但有機會講話已讓她雀躍不已,「不可能一開始就當主持人,所以任何機會,我都願意學習,」她說。
劉麗紅表示,念大眾傳播系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因為她以為廣播就是跟牆壁講話,這是她從小最拿手的,加上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也就硬著頭皮念了。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心境轉變後的劉麗紅,常用這句話來鼓勵與提醒自己。過去的劉麗紅,總否定自己的機會,她人生最青春燦爛的前二十年是躲在房間裏度過的。
「人生的第一個二十年,已經被我虛度了,在往後的日子我必須加倍努力活著,」劉麗紅認真地說,「回想過去自我放逐的日子,其實很痛苦,我看不見未來的方向,就像在空氣中打拳一樣。
但我現在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隨時預備好自己。」「還不是主持人時,我自己一字一音地矯正國語發音;念國語日報,練習說「 全音」 ; 搭乘公車時, 練習念招牌訓練速度;也做過總機、宣傳車、跳樓大拍賣及電話行銷等工作,這些都是練習。沒有人要求我做這些事,全是自我練習,」劉麗紅談起平日的努力與準備,「我成為國語廣播節目主持人時,就預備自己成為台語、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或許我二十年後才有機會主持客語節目,但只要我預備好,總有一天會有機會。」
她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有更多突破及操練」。於是,從民國七十九年開始,她年年參加競賽,以檢視自己一年來努力的成果。
劉麗紅表示:「我不是想得到獎盃或獎狀,只是要確定我又超越了過去的、去年的我,希望自己不斷地往前走。」
從金鐘獎到金曲獎,劉麗紅給自己不設限的學習,唯有如此才能鼓勵自己凡事「試試看」,一試不行就再試一次。
現在的劉麗紅,是專業廣播節目主持人、製作人,出版了四本書、四張歌唱專輯,也是各級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講師,每天工作滿檔的她,還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社福團體擔任義工,義務從事各種社會服務。二○○五年,劉麗紅更獲得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應該有機會出國,我希望走萬里路,讓國內外的殘障朋友互相交流。還希望寫萬卷書,寫出我所得到的祝福,撒下希望的種子,讓大家學習感恩,也計畫設立網站..」劉麗紅仔細計畫著她未來人生的無數個二十年,不願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
隨時做好準備的劉麗紅
「如茵的綠草需要陣雨,美滿的人生需要苦難,」她說
「一個人停留在原地,什麼事也不會發生。當你坐著的時候,請找機會站起來,站起來後,找機會走幾步,如果可以走得動,就試著跑一下,或許你會跑到不一樣的世界,」這是四十歲的劉麗紅對生命的體悟。
劉麗紅兩歲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痺,走路必須依靠鐵鞋和柺杖。小時候,劉麗紅最怕走在人前,因為同學都會叫她「跛腳」。「為什麼只有我這樣?」兄弟姐妹一起去打預防針,卻只有自己得病,從小,劉麗紅就無形地禁錮自己,告誡自己盡量不要在人前出現,不讓別人有嘲笑她、羞辱她的機會。
劉麗紅染病後,變得嬌縱又自閉,但她的母親並沒有因此放任或溺愛她。除了不斷鼓勵劉麗紅接觸人群,也給劉麗紅良好的人格教育和生活訓練。
母親要求劉麗紅曬衣服一定要翻成正面,這代表「人格正直」,母親也盡量訓練劉麗紅自己做其他家事。也因為母親的堅持,才讓劉麗紅擁有往後豐富精彩的人生。
民國七十三年,劉麗紅剛上大學,在母親與乾爹的「逼迫」下,半推半就地參加了一個健行活動。「那次健行得自己全程背負所帶的行李、裝備,義工朋友們只是在一旁加油打氣,絕不會幫忙。」
出發前,營長淡淡地說:「各位夥伴,你們可以慢慢走,走不回來的,我會派『垃圾車』接回來。」一句玩笑話,卻讓劉麗紅好生氣,自卑感重、自尊心又強的她,被營長的話激怒了。
劉麗紅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走石頭路、吊橋、好漢坡,最後一天居然得健行十二點五公里。她忍著一口氣,不停地走,四個多小時就走完全程,「我穿鐵鞋、撐柺杖,身上七、八處破皮、流血、流膿,滿身是傷。好痛,但是好高興,因為證明了『我可以』。」這次健行活動,讓劉麗紅的人生產生重大轉折。
往後劉麗紅陸續參加了潛水、野外求生等活動,累積了二十年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還嘗試寫劇本、當導演,甚至站上舞台,帶領兩百多位殘障朋友跳舞、設計服裝秀、演講、主持節目,這些都是過去她無法想像的。
不久之後,劉麗紅開始到廣播電台實習,「中原標準時間○點整」是實習的第一年中說過最多次的一句話,但有機會講話已讓她雀躍不已,「不可能一開始就當主持人,所以任何機會,我都願意學習,」她說。
劉麗紅表示,念大眾傳播系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因為她以為廣播就是跟牆壁講話,這是她從小最拿手的,加上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也就硬著頭皮念了。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心境轉變後的劉麗紅,常用這句話來鼓勵與提醒自己。過去的劉麗紅,總否定自己的機會,她人生最青春燦爛的前二十年是躲在房間裏度過的。
「人生的第一個二十年,已經被我虛度了,在往後的日子我必須加倍努力活著,」劉麗紅認真地說,「回想過去自我放逐的日子,其實很痛苦,我看不見未來的方向,就像在空氣中打拳一樣。
但我現在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隨時預備好自己。」「還不是主持人時,我自己一字一音地矯正國語發音;念國語日報,練習說「 全音」 ; 搭乘公車時, 練習念招牌訓練速度;也做過總機、宣傳車、跳樓大拍賣及電話行銷等工作,這些都是練習。沒有人要求我做這些事,全是自我練習,」劉麗紅談起平日的努力與準備,「我成為國語廣播節目主持人時,就預備自己成為台語、客語廣播節目主持人。或許我二十年後才有機會主持客語節目,但只要我預備好,總有一天會有機會。」
她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有更多突破及操練」。於是,從民國七十九年開始,她年年參加競賽,以檢視自己一年來努力的成果。
劉麗紅表示:「我不是想得到獎盃或獎狀,只是要確定我又超越了過去的、去年的我,希望自己不斷地往前走。」
從金鐘獎到金曲獎,劉麗紅給自己不設限的學習,唯有如此才能鼓勵自己凡事「試試看」,一試不行就再試一次。
現在的劉麗紅,是專業廣播節目主持人、製作人,出版了四本書、四張歌唱專輯,也是各級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講師,每天工作滿檔的她,還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社福團體擔任義工,義務從事各種社會服務。二○○五年,劉麗紅更獲得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應該有機會出國,我希望走萬里路,讓國內外的殘障朋友互相交流。還希望寫萬卷書,寫出我所得到的祝福,撒下希望的種子,讓大家學習感恩,也計畫設立網站..」劉麗紅仔細計畫著她未來人生的無數個二十年,不願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
全站熱搜